• [  zhěnɡ zhì  ]
  • ㄓㄥˇ ㄓˋ
  • RBI ICK

拯治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犹整顿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犹整顿。

《元典章·圣政一·振朝纲》:“庶务有所未便者,中书省从新拯治,次第举行。”
《元典章·户部八·盐课》:“由是大开倖门,一年之内无犯人者二百餘起,若不从新拯治,实於盐法有碍。”

拯治(zheng zhi)同音词

  • 1、政职[zhènɡ zhí ]

    1.指赋税。

  • 2、政制[zhènɡ zhì ]

    1.政治制度。

  • 3、政治[zhènɡ zhì ]

    阶级、政党、民族、国家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。是经济的集中表现。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,又为经济基础服务。当社会上存在着阶级的时候,突出表现为敌对阶级之间的斗争。其核心问题是政权问题,包括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两个方面。

  • 4、争执[zhēnɡ zhí ]

    各执己见,互不相让:争执不休|解决争执。

  • 5、争职[zhēnɡ zhí ]

    1.争逐官职。 2.争夺职能。

  • 6、争秩[zhēnɡ zhì ]

    1.争位次。

  • 7、整枝[zhěnɡ zhī ]

    1.修剪植物的枝叶,使更好地生长。

  • 8、整治[zhěnɡ zhì ]

    1.严肃整齐;整齐而有秩序。 2.治理;整理。 3.办理。 4.处理;惩罚,使吃苦头。

  • 9、整置[zhěnɡ zhì ]

    1.置备。

  • 10、征知[zhēnɡ zhī ]

    1.古代哲学概念。谓通过"心"的思维活动,对耳﹑目﹑鼻﹑口等感官得来的认识进行分类﹑辨别﹑取舍,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。

拯治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指晏子治理东阿的故事。《晏子春秋.杂上四》:"景公使晏子为东阿宰﹐三年﹐毁闻于国。景公不说﹐召而免之。晏子谢曰:'婴知婴之过矣﹐请复治阿﹐三年而誉必闻于国。'景公不忍﹐复使治阿﹐三年而誉闻于国……景公知晏子贤﹐乃任以国政﹐三年而齐大兴。"后因以"治阿"指吏治有方﹐政绩显着。
  • 2、1.见"治辨"。
  • 3、1.治安保卫的省称。
  • 4、1.准备;备办。
  • 5、1.治国的根本措施。 2.谓处理事务从根本上着手。与"治标"相对。
  • 6、1.为帝王出行清理道路。
  • 7、1.谓掌握机动变化的方法。
  • 8、1.亦作"治辩"。亦作"治办"。 2.谓处理事务合宜。 3.治理。 4.备办。
  • 9、1.见"治辨"。
  • 10、1.谓对出现的问题不从根本上谋求解决,仅对显露在外的枝节问题作应急处理。与"治本"相对。
  • 11、1.古指在秋季进行的练兵仪式。后泛指练兵或治军。 2.出兵作战。
  • 12、1.缉捕治罪。
  • 13、1.谓修整仪态,行步中规矩。
  • 14、1.保管。
  • 15、1.经营产业。
  • 16、1.古代天子诸侯三朝之一。在路门外,司士掌之,为每日视朝之所。 2.政治清明的朝代。
  • 17、1.指综计工作成绩之簿册。
  • 18、1.古代行射仪及祭礼时,射人在天子和诸侯之间传达命令,谓之"治达"。《周礼.夏官.射人》:"﹝射人﹞掌其治达。"郑玄注:"谓诸侯因与王射及助祭而有所治,受而达之于王,王有命,又受而下之。"一说谓当广赅众事,不仅射仪及祭祀而已。参阅清孙诒让《周礼正义》。
  • 19、1.治理国家的方针﹑政策﹑措施等。 2.修筑道路。
  • 20、1.谓管理土地的赋税。
  • 21、1.旧时部属对长官或旅外官吏对原籍长官的自称。
  • 22、1.治国的法典。
  • 23、1.修改润色。
  • 24、1.政治安定。 2.点窜改定。

拯治的相关查询

拯治的意思解释、拯治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