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ànɡ zhì  ]
  • 一ㄤˋ ㄓˋ
  • SU TGM

样制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式样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式样。

宋 邵博 《闻见后录》卷二七:“村落中有牧儿入古墓中求羊,得一黄磁小褊缾,样制甚朴。”
宋 李纲 《乞令诸路郡县增修城壁器械札子》:“至於器械甲胄之属,州县类多缺乏,亦宜立名色、降样制,使及时製造。”
物品的样式。 宋 何薳 《春渚纪闻·都下墨工》:“崇寧 已来,都下墨工,如 张孜、陈昱、关珪 弟 瑱、郭遇明,皆有声称,而精於样製。”
《元典章·户部七·行用圆斛》:“亡 宋 行用文思院斛,腹大口狭,难於作弊,今可比附式样,造成新斛,颁行天下……准此五月二十五日御前看过新斛样製。”
明 邵璨 《香囊记·强婚》:“想必是爱此香囊做得好样製,故此留意。”

样制(yang zhi)同音词

  • 1、阳止[yánɡ zhǐ ]

    1.指农历十月。止﹐助词。

  • 2、阳址[yánɡ zhǐ ]

    1.南郊。

  • 3、羊脂[yánɡ zhī ]

    1.羊油。

  • 4、养知[yǎnɡ zhī ]

    1.见"养智"。

  • 5、养殖[yǎnɡ zhí ]

    1.培育和繁殖(水产动植物)。

  • 6、养志[yǎnɡ zhì ]

    1.保摄志气。指培养﹑保持不慕荣利的志向。多指隐居。

  • 7、养治[yǎnɡ zhì ]

    1.治理。

  • 8、养智[yǎnɡ zhì ]

    1.亦作"养知"。 2.培养智慧;涵养心智。

  • 9、养稚[yǎnɡ zhì ]

    1.抚育幼儿。

  • 10、扬掷[yánɡ zhì ]

    1.犹扬簸。

样制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制作各种印刷上用的版子。
  • 2、1.犹购置。 2.制作。
  • 3、1.撰作碑文。
  • 4、1.制作购置。
  • 5、1.治理国都以外行政区域的政务。
  • 6、1.古代祭祀时所供之缯帛。帛的长宽皆有定制,因称"制币"。
  • 7、1.刑具。带棱的生革皮鞭。
  • 8、1.犹言应变。
  • 9、1. 列表。如:将结果制表。
  • 10、1.统辖军队。 2.清代称绿营编制的地方常备军为"制兵"。
  • 11、惩处:严加制裁|以法制裁。
  • 12、1.诏令的文稿。
  • 13、1.皇帝有事书之于策(竹简)以问臣下,称为"制策"。汉武帝元光元年诏贤良,各"受策察问,咸以书对",董仲舒﹑公孙弘等都先后对策。见《汉书.武帝纪》。后为科举考试所采用,成为国家取士的科目之一。
  • 14、1.见"制敕"。
  • 15、1.犹操持。
  • 16、1.见"制敕"。
  • 17、1.撰写文章。
  • 18、1.处理事务。
  • 19、1.限制。
  • 20、1. 制订或修改宪法。如:制宪立法。
  • 21、1.制度,法制。
  • 22、1.规定道德和行为准则。 2.指德行。
  • 23、1.制造形象。即钩描轮廓。
  • 24、1.犹压制。

样制的相关查询

样制的意思解释、样制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