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ēi tián yuàn  ]
  • ㄅㄟ ㄊ一ㄢˊ ㄩㄢˋ
  • RTF LL BPF

卑田院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“悲田院”的语讹。原为佛寺救济贫民之所,后泛称收容乞丐的地方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“悲田院”的语讹。原为佛寺救济贫民之所,后泛称收容乞丐的地方。

元 石君宝 《曲江池》第三折:“我家须不是卑田院,怎么将这叫化的都收拾我家来了。”
《醒世恒言·卖油郎独占花魁》:“假如 郑元和 在卑田院做了乞儿,此时囊篋俱空,容颜非旧。”
亦省作“卑院”。 清 赵翼 《友人以家难繫狱论罪悼之》诗:“逐食真陪卑院乞,代行难雇病坊充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本是佛教僧人收养老弱残疾者的地方。后引申为乞丐收容所。参见「悲田院」条。

元·石君宝《曲折池·第三折》:「我家须不是卑田院,怎么将这叫化的都收拾我家来了?」
《醒世恒言·卷三·卖油郎独占花魁》:「假如郑元和在卑田院做了乞儿,此时囊箧俱空,容颜非旧。」

卑田院(bei tian yuan)同音词

  • 1、悲田院[bēi tián yuàn ]

    1.唐开元时置病坊,收容乞丐;武宗时改为悲田养病坊。后泛称养济院为悲田院。俗讹作"卑田院"。

卑田院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方言。房屋前后的平地。
  • 2、1.官署中的共事者。
  • 3、1.唐代御史﹑拾遗的别称。 2.唐时亦称翰林院学士承旨为院长。 3.即山长。旧时书院的主讲﹑主持者。清乾隆时改称院长。参阅清梁章巨《称谓录.书院掌教》。 4.宋元时对地方狱吏的尊称。 5.旧时小说中对仆从的称呼。 6.以院命名的某些机关﹑学校﹐其首长称院长。
  • 4、1.古代征收盐税的场所。
  • 5、1.院主。 2.旧时小说戏曲中对仆人的敬称。
  • 6、1.指宋代"翰林图画院"中宫廷画家的作品。它们在形式上工整﹑细致﹐但往往缺乏生气。
  • 7、1.狱卒。
  • 8、1.即县君。本为对有封号的妇女的称呼。后来一般富户的妻子也称"院君"。
  • 9、1.即院试。
  • 10、1.古代中央某些官署的属官。
  • 11、庭院;宅院:笙歌归院落,灯火下楼台。
  • 12、1.古代中央某些官署的属官。
  • 13、1.见"院墙"。
  • 14、1.寺院住持。
  • 15、使1.元时习称掌管茶事的人为"院使"。 2.古代光禄寺中掌供玉食及燕享之事的长官为院使﹐正三品。 3.清代统辖太医院事务的人称院使。
  • 16、1. 科学院内部分高级研究人员的称号。
  • 17、1.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考试。曾经府试录取的士子可参加院试。因学政称提督学院﹐故由学政主持的考试﹐亦名院试﹐又以旧制称提学道﹐故亦沿称道考。录取者即为生员﹐送入府﹑县学宫﹐曰入学﹐受教官的月课与考校。
  • 18、1.妓女。
  • 19、1.旧时对上司的尊称。
  • 20、1.院落。
  • 21、1.书法流派之一。唐贞元中翰林学士吴通微工行草﹐体近隶﹐院中胥徒仿效其书﹐大行于世﹐称为"院体"。 2.绘画流派之一。 3.歌妓之玉体。
  • 22、1.有院墙的屋宇﹔院落。
  • 23、1.寺院住持。 2.旧时称官员或财主的女儿为"院主"。
  • 24、1.院落。 2.旧时称仆役。 3.指妓院。

卑田院的相关查询

卑田院的意思解释、卑田院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