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cháo shuò  ]
  • ㄔㄠˊ ㄕㄨㄛˋ
  • FJE UBTE

朝朔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谓诸侯听朔于太庙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诸侯听朔于太庙。

《穀梁传·庄公十八年》:“故虽为天子,必有尊也。贵为诸侯,必有长也。故天子朝日,诸侯朝朔。”
杨士勋 疏:“天子朝日於东门之外,服玄冕;其诸侯,则《玉藻》云:‘皮弁以听朔於太庙。’”
宋 王禹偁 《北狄来朝颂》序:“故朝朔不加其国,政教不及其人。”

朝朔(chao shuo)同音词

  • 1、焯烁[chāo shuò ]

    1.光彩闪烁貌。

  • 2、剿说[chāo shuō ]

    1.亦作"剿说"。 2.抄袭别人的言论为己说。《礼记.曲礼上》:"毋剿说,毋雷同。"剿,一本作"剿"。郑玄注:"剿,犹擥也。谓取人之说,以为已说。"一说为截断别人的说话。俞樾《群经平议.礼记一》:"'毋剿说,毋雷同',皆承上文'正尔容,听必恭'而言。长者有言当敬听之;若不待其言之毕,而横发议论以絶断之,是为剿说。"后人多从郑说。

朝朔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北方的雪。
  • 2、1.指北地南飞之雁。
  • 3、1.北方荒野之地。
  • 4、1.谓岁末年初﹐政事﹑生活当除旧更新﹐有所改易。 2.朔方易水。借指北方地区。
  • 5、1.北方边远地区。
  • 6、1.北窗。
  • 7、1.月朔。指旧历每月初一。
  • 8、1.朔方﹑云中二郡的并称。 2.北方的云气。
  • 9、1.古代帝王每年季冬颁发来年的历日与政令﹐诸侯受而行之。
  • 10、1.见"朔途"。
  • 11、1.亦作"朔涂"。 2.谓前往北方之路。
  • 12、1.北方地区。
  • 13、朔日与望日。即夏历每月初一和十五:潮汐随朔望而有所变异。
  • 14、1.泛指我国长城以北地区。
  • 15、1.北部边邑。
  • 16、1.北方边陲。
  • 17、1.犹朔风﹑北风。
  • 18、1.指塞北地区。
  • 19、1.古代历法用语。犹今之言朔望月。西汉初通行的历法规定朔策为29.53085日﹐嗣后趋精密﹐故有小异。
  • 20、1.指北风。
  • 21、1.泛指西北边远地区。
  • 22、1.旧历每月初一。亦专指正月初一。
  • 23、1.宋元佑三朋党之一。主要人物有刘挚﹑梁焘﹑王岩叟﹑刘安世等﹐皆北方人﹐故称。
  • 24、1.谓人死未葬﹐在朔日以新味祭奠。

朝朔的相关查询

朝朔的意思解释、朝朔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