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ān yánɡ  ]
  • 一ㄢ 一ㄤˊ
  • OLD ONRT

烟炀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谓焚烧而成为灰烬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焚烧而成为灰烬。

北齐 颜之推 《观我生赋》:“民百万而囚虏,书千两而烟煬。”

烟炀(yan yang)同音词

  • 1、阉羊[yān yánɡ ]

    1. 性成熟以前去势的公绵羊,常为几周龄和第二性征出现以前去势的公绵羊。

  • 2、颜杨[yán yánɡ ]

    1.书法家唐颜真卿和五代杨凝式的并称。

  • 3、麙羊[yán yánɡ ]

    1.大羊。

  • 4、魇阳[yǎn yánɡ ]

    1.见"魇样"。

  • 5、魇样[yǎn yànɡ ]

    1.亦作"魇阳"。 2.用符咒或其他迷信手法消解灾殃,或致灾祸于人。

  • 6、炎阳[yán yánɡ ]

    1.烈日。

  • 7、炎炀[yán yánɡ ]

    1.火势炽猛;炽烈的火焰。

  • 8、延仰[yán yǎnɡ ]

    1.引颈仰望。

  • 9、延养[yán yǎnɡ ]

    1.延年养生。

  • 10、艳阳[yàn yánɡ ]

    1.亦作"艳阳"。 2.艳丽明媚。多指春天。 3.形容光艳美丽。

烟炀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《战国策.赵策三》:"卫灵公近雍疸﹑弥子瑕。二人者,专君之势以蔽左右。复涂侦谓君曰:'昔日臣梦见君。'君曰:'子何梦?'曰:'梦见灶君。'君忿然作色曰:'吾闻梦见人君者,梦见日。今子曰梦见灶君而言君也,有说则可,无说则死。'对曰:'日,并烛天下者也,一物不能蔽也。若灶则不然,前之人炀,则后之人无从见也。今臣疑人之有炀于君者也,是以梦见灶君。'君曰:'善。'"谓在灶前向火,则蔽其光。后因以"炀灶"喻佞幸专权,蒙蔽国君。
  • 2、1.灶下烧火的人。
  • 3、1.遮瞒;蒙蔽。
  • 4、1.春秋祀鲁炀公之庙。
  • 5、1.炎热干旱。
  • 6、1.融和;温和。
  • 7、1.烈火。
  • 8、1.湮没;消失。
  • 9、1.炉灶。
  • 10、1.旧时畜养妓女营利的妇人。
  • 11、1.火盛貌。
  • 12、耀1.辉映。
  • 13、玚花1.即玉蕊花。一名山矾。
  • 14、汤谷1.即旸谷。古代传说日出之处。
  • 15、勜劜1.倔强。
  • 16、氧气1."氧"的通称。
  • 17、痒背1.作痒的背。
  • 18、痒处1.发痒的部位。 2.指心里怀的强烈愿望或身上存在的突出问题。
  • 19、痒技1.急欲表现某种技能。
  • 20、痒疥1.疥疮。
  • 21、痒苛1.痒病。苛﹐通"疴"。
  • 22、痒疴1.泛指病痛。
  • 23、痒痾1.喻有害的事物。
  • 24、痒心1.内心烦闷。

烟炀的相关查询

烟炀的意思解释、烟炀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