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fù bǐnɡ  ]
  • ㄈㄨˋ ㄅ一ㄥˇ
  • MG YLKI

赋禀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禀赋。自然具有的资质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禀赋。自然具有的资质。

宋 梅尧臣 《依韵公泽察推》:“窃常恃赋禀,平直如劲箭。”
高凤谦 《论偏重文字之害》:“则以美术文字,非人人所可学而至,必其赋禀独高,又积无数之年月,而后能致也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天生具有的智能、才能。

宋·梅尧臣〈依韵公择察推〉诗:「窃常恃赋禀,平直如劲箭。」

赋禀(fu bing)同音词

  • 1、付丙[fù bǐnɡ ]

    〈书〉(把信件等)用火烧掉:阅后~。也说付丙丁(丙丁:指火)。

  • 2、福柄[fú bǐnɡ ]

    1.指作威作福的权力。

  • 3、福并[fú bìnɡ ]

    1.一种象征福德的瑞草名。

  • 4、扶病[fú bìnɡ ]

    带着病(做某件事):~出席ㄧ~工作。

  • 5、负冰[fù bīnɡ ]

    1.水底鱼虫游近冰面,以示天气回暖,百虫解蛰。

  • 6、负病[fù bìnɡ ]

    1.抱病。

  • 7、府兵[fǔ bīnɡ ]

    1.魏晋至隋唐时军府所属之兵统称府兵。 2.一种兵制名称。详"府兵制"。

  • 8、伏兵[fú bīnɡ ]

    埋伏下来伺机攻击敌人的军队。

  • 9、抚兵[fǔ bīnɡ ]

    1.执持兵器。 2.安抚士卒。清孔尚任《桃花扇》第九出出名为"抚兵"。

赋禀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向尊长道谢。
  • 2、1.亦作"禀形"。 2.谓天赋的形貌。
  • 3、人的本性:禀性忠厚。
  • 4、1.天生秀丽。
  • 5、1.见"禀恤"。
  • 6、1.犹受学。
  • 7、1.犹敬仰。谓敬奉仰从。
  • 8、1.亦作"禀议"。 2.下属就上官提出的议案发表意见或建议。
  • 9、1.犹承应;遵从。
  • 10、1.粮仓。禀﹐有屋的仓;庾﹐露天无屋的仓。
  • 11、1.亦作"禀知"。 2.谓将事情或情况告知尊长。
  • 12、1.天性真挚。
  • 13、姿1.指天赋的资质。
  • 14、1.犹禀姿。
  • 15、1.向帝王陈述﹐说明。
  • 16、1.承受天地自然的化育。
  • 17、1.承受火的锻炼。
  • 18、1.谓俸给及借贷。
  • 19、1.泛指粮饷。
  • 20、1.亦作"禀见"。 2.谓晋谒在上者。
  • 21、1.亦作"禀惧"。 2.敬慎戒惧。
  • 22、1.亦作"禀控"。 2.指向上控告。
  • 23、1.供给粮食。
  • 24、1.谷仓的谷物。

赋禀的相关查询

赋禀的意思解释、赋禀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