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xiānɡ jiān  ]
  • ㄒ一ㄤ ㄐ一ㄢ
  • SH UVJ

相兼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互相并吞。

⒉  合并。

⒊  相同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互相并吞。

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自 秦穆公 以来, 周 室卑微,诸侯相兼, 关 东为六国, 秦 之乘胜役诸侯,盖六世矣。”

⒉  合并。

宋 苏舜钦 《上集贤文相书》:“遂与同监院 刘巽,出俸钱十緡,又於寻常公用卖故纸钱四五十索,相兼使用。”

⒊  相同。’谓 回 也为胥附, 赐 也为奔走, 师 也为先后, 由 也为御侮,其能各不同也。”

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故四友虽美,能不相兼。”
李贤 注:“《尚书大传》:‘ 孔子 曰:“文王 得四臣, 丘 亦得四友。”

相兼(xiang jian)同音词

  • 1、详检[xiánɡ jiǎn ]

    1.详细检查。

  • 2、相奸[xiānɡ jiān ]

    1.见"相干"。

  • 3、相坚[xiānɡ jiān ]

    1.谓使彼此守信不渝。

  • 4、相间[xiānɡ jiàn ]

    1.一个隔着一个。

  • 5、相煎[xiānɡ jiān ]

    1.煎熬;折磨。

  • 6、相见[xiānɡ jiàn ]

    1.彼此会面。

  • 7、象简[xiànɡ jiǎn ]

    1.即象笏。

  • 8、象剑[xiànɡ jiàn ]

    1.古代官员上殿时所佩作仪饰用的剑。后世以木制,装饰华美。

  • 9、象荐[xiànɡ jiàn ]

    1.象牙制的席。

  • 10、缃缣[xiānɡ jiān ]

    1.即缣缃。浅黄色细绢。古时用以书写。亦借指书册。

相兼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加倍的赢利。
  • 2、1.谓联并许多邑域。
  • 3、1.近体诗用韵的一种方法。指同一首诗中﹐兼用通用韵部的字押韵。
  • 4、1.指两种以上的珍美食品。
  • 5、1.兼治政事。旧指士人为官。
  • 6、加以 ②:人手不多,~期限迫近,紧张情形可以想见。
  • 7、在本职之外兼任其他职务:身兼数职ㄧ~教师。
  • 8、1.并照﹐普照。
  • 9、1.兼任的部属。
  • 10、1.两种以上的食品。
  • 11、1.谓兼具两种资质;具备文武全才。
  • 12、1.谓一家中有数人为显官。紫﹐紫色印绶。
  • 13、1.犹兼理;综合。
  • 14、1.总括;一并治理。 2.同时具有。
  • 15、1.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。 2.春秋﹑战国之际﹐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。他针对儒家"爱有等差"的说法﹐主张爱无差别等级﹐不分厚薄亲疏。《墨子》中有《兼爱》三篇﹐阐述其主张。
  • 16、1.兼容并包。
  • 17、1.兼包。
  • 18、同时具备几个方面:德才~ㄧ文武~ㄧ形神~。
  • 19、1.二倍或数倍。
  • 20、1.谓其他相同的本子﹐复本。
  • 21、把别的国家的领土并入自己的国家或把别人的产业并为己有。
  • 22、1.见"兼材"。
  • 23、1.亦作"兼才"。 2.兼具各种才能。
  • 24、1.谓同时向多方面采取。

相兼的相关查询

相兼的意思解释、相兼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