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ōu hū  ]
  • 一ㄡ ㄏㄨ
  • WHTN QRN

悠忽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闲散放荡。

be lazy and idle;

引证解释

⒈  放荡;游荡。

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:“彼并身而立节,我诞谩而悠忽。”
高诱 注:“悠忽,游荡轻物也。”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四:“自实 枉自奔波多次,竟无所得,日挨一日,悠忽半年。”
曹禺 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寂寞时徘徊赋诗,心境恬淡时独坐品茗,半生都在空洞的悠忽中度过。”

⒉  轻忽,忽略。

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谈·谈献三·苏门孙先生言行》:“人生最繫恋者过去,最冀望者未来,最悠忽者见在。”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段氏》:“济南 蒋稼,其妻 毛氏,不育而妒……年近四旬,颇以嗣续为念。欲继兄子,兄嫂俱诺,而故悠忽之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轻忽游荡以度日。比喻虚耗光阴不自振作。

《淮南子·修务》:「彼并身而立节,我诞谩而悠忽。」
《二刻拍案惊奇·卷二四》:「自实枉自奔波多次,竟无所得。日挨一日,悠忽半年。」

悠忽(you hu)同音词

  • 1、优弧[yōu hú ]

    1.数学名词。大于半圆的弧。

  • 2、优狐[yōu hú ]

    1.指专演老年男子的优人。

  • 3、牖户[yǒu hù ]

    1.窗与门。 2.特指窗户。 3.借指屋舍。

  • 4、犹猢[yóu hú ]

    1.兽名。即犹。

  • 5、幽曶[yōu hū ]

    1.犹幽隐。指隐居的人。

  • 6、幽嫮[yōu hù ]

    1.婉约美好。

  • 7、有扈[yǒu hù ]

    1.古国名。夏启立﹐有扈不服﹐灭之﹐其子孙以国为姓。故址在今陕西省户县北。有﹐词头。

  • 8、游户[yóu hù ]

    1.未登记户籍的人家。

  • 9、幼狐[yòu hú ]

    1. 亦指某些其他幼兽(如熊,狼,狮,虎,有时还包括鲸或鲨)。

  • 10、佑护[yòu hù ]

    1.保佑,庇护。

悠忽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见"忽怳"。
  • 2、1.旧时对出入妓院的清客的别称。
  • 3、1.犹轻视。
  • 4、1.象声词。
  • 5、1.犹轻慢。
  • 6、1.见"忽地"。
  • 7、忽然;突然:灯~灭了ㄧ~下起雨来。
  • 8、1.犹一会儿。指很短的时间或在很短的时间内。 2.叠用于两个以上非同义词或谓语前面,表示短时间内不同情况的交替。 3.突然;忽然。
  • 9、忽然(大多同时用在意义相对或相近的动词、形容词等前头):~说,~笑ㄧ湖上的歌声~高,~低。
  • 10、1.忽然;突然。 2.假使;倘或。
  • 11、①形容时间过得很快:离开杭州,~又是一年。 ②〈书〉形容失意或迷惘:~不乐ㄧ~如有所失。
  • 12、1.见"忽怳"。
  • 13、1.见"忽怳"。
  • 14、1.亦作"忽荒"﹑"忽恍"﹑"忽慌"。(1)谓似有似无,模糊不分明。《老子》:"是谓无状之状,无象之象,是谓忽恍。"汉贾谊《鵩鸟赋》:"释智遗形,超然自丧;寥廓忽荒兮,与道翱翔。"汉扬雄《<法言>序》:"神心忽恍,经纬万方。"南朝梁刘孝标《辩命论》:"而其道密微,寂寥忽慌,无形可以见,无声可以闻。"章炳麟《征信论下》:"从是雠质自离者,诚有可知,亦或忽恍如不可知。"(2)指天空。《淮南子.人间训》:"翱翔乎忽荒之上,析惕乎虹霓之间。"《文选.班固<答宾戏>》:"应龙潜于潢污,鱼鼋媟之,不睹其能奋灵德,合风
  • 15、1.见"忽区"。
  • 16、1.空旷貌。
  • 17、1.极言细微。
  • 18、1.犹傲视。
  • 19、1.见"忽其"。
  • 20、1.亦作"忽期"。 2.倘然。
  • 21、1.亲丧期间进行婚娶之称。
  • 22、1.犹忽荒,天空。
  • 23、副词,表示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;突然:他正要出去,~下起大雨来了。
  • 24、1.恍若,好像。 2.倘或,假使。

悠忽的相关查询

悠忽的意思解释、悠忽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