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jiàn ɡuò  ]
  • ㄐ一ㄢˋ ㄍㄨㄛˋ
  • MQ FP

见过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谦辞。犹来访。唐王维有《酬诸公见过》诗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谦辞。犹来访。

宋 欧阳修 《与苏丞相书》:“清明之约,幸率 唐公 见过,喫一椀不托尔,餘无可以为礼也。”
宋 文莹 《玉壶清话》卷七:“紫垣甚近,黄阁非遥,僚友见过,幸低声笑语。”

见过(jian guo)同音词

  • 1、监国[jiān ɡuó ]

    1.监管国事。太子代君主管理国事称"监国"。 2.君主因故不能亲政,由权臣或近亲摄政,亦称"监国"。

  • 2、建国[jiàn ɡuó ]

    ①建立国家:~功臣。 ②建设国家:勤俭~。

  • 3、煎聒[jiān ɡuō ]

    1.喻烦扰,吵闹。

  • 4、兼国[jiān ɡuó ]

    1.兼并他国。

  • 5、翦馘[jiǎn ɡuó ]

    1.诛戮。

  • 6、践国[jiàn ɡuó ]

    1.当国,居于帝位。

  • 7、坚果[jiān ɡuǒ ]

    干果的一种,果皮很坚硬,果实里只有一个种子 ,如栗子、橡子等。

  • 8、谏果[jiàn ɡuǒ ]

    1.橄榄的别名。 2.油柑的别名。梵语作庵罗﹑庵摩勒﹐义译为无垢果。又称馀甘子。

  • 9、谏过[jiàn ɡuò ]

    1.匡正过失。

见过词语接龙

  • 1、(说话、做事)超过一定的程度或限度:~谦虚,就显得虚伪了丨这幅画虽然画得不够好,但你把它说得一文不值,也未免~了。
  • 2、1.见"过分"。
  • 3、1.透风;通风。
  • 4、1.犹遭逢。 2.犹过从。
  • 5、1.掸扫;揩拂。 2.过分地违逆。
  • 6、双方交易,由中人经手交付钱或货物。
  • 7、1.阳气过盛;多刚暴之气。 2.过分刚强。
  • 8、1.旧时田宅买卖﹑典当或赠与所办的过户或转移产权手续。
  • 9、1.支付。
  • 10、1.古代徭役制度的一种规定,应服役的人出钱入官,由官别雇人代为服役。
  • 11、通过关口,多用于比喻:过技术关丨蒙混~丨产品质量不合标准就不能~。
  • 12、1.超越官阶。 2.唐制,门下省审核吏部﹑兵部六品以下的官员称过官。
  • 13、1.机车将列车拖运至某一路段后,即把列车卸下,由另一机车来拖运。
  • 14、①往后:这件事暂且这么决定,有什么问题,~再说。 ②后来:我先去通知了他,~才来通知你的。
  • 15、1.过甚;过分。 2.过分厚重。 3.宽厚。
  • 16、1.拜访。
  • 17、1.用斛量。
  • 18、房产、车辆、记名有价证券等在买卖、继承或赠与时,依照法定手续更换物主姓名。
  • 19、1.谓经过其地而教化其民。亦指做地方官。
  • 20、〈方〉(~儿)①交谈:我们俩不太熟,只见面打个招呼,没有过过话儿。 ②传话:请你替我过个话儿,就说明天我不去找他了。
  • 21、1.过失与忧患。 2.祸患;不良的后果。
  • 22、1.过错。 2.后悔。
  • 23、1.旧时迎神赛会时,扮演各式杂耍人员,边行进,边表演。
  • 24、生活;过日子:那时,一家人就靠父亲做工~。

见过的相关查询

见过的意思解释、见过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