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dǎ nào  ]
  • ㄉㄚˇ ㄋㄠˋ
  • RS UYM
  • 动词

打闹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喧嚷地争吵和打架。

在法国,即使汽车撞了人,也很少有打闹现象。

quarrel and fight noisely;

⒉  用语言和行动来开玩笑。

roughhouse;

⒊  〈方〉:设法弄到。

上街去打闹点吃的来。

try to get;

引证解释

⒈  嘈杂;混乱。

元 杨显之 《酷寒亭》第三折:“我与你打闹处先赸过,拿笠儿忙盖合,心惊的我面没罗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二五回:“西门庆 见踢倒了 武大,打闹里一直走了。”

⒉  争斗;争吵。

元 郑光祖 《三战吕布》第三折:“你两个一来一往、一上一下有似飞,见元帅打闹哩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一百回:“譬如 迎姑娘 倒配的近呢,偏时常听见他和女婿打闹,甚至于不给饭吃。”

⒊  玩耍笑闹。

赵树理 《三里湾·不能只动一个人》:“妇女们咭咭呱呱的聒噪,小孩们在谷穗堆里翻着斤斗打闹。”
敖德斯尔 《欢乐的除夕》:“当天夜里,队部的大帐篷中挤满了人,有的在热烈的争论,有的在打闹,帐篷里荡漾着一阵阵笑声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争吵、取闹。

元·无名氏《符金锭·第三折》:「恰才这韩松就我手中抢了绣球儿去了。某欲待就楼下打闹起来,恐防惊諕了小姐也。」

打闹(da nao)同音词

  • 1、大挠[dà náo ]

    1.亦作"大桡"。 2.传说为黄帝史官﹐始作甲子。

  • 2、大脑[dà nǎo ]

    脑的主要部分,由左、右两个半球组成,由胼胝体联系起来,表面可分为额叶、顶叶、枕叶和颞叶等。人类的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最高级的部分,是思维和意识活动的器官。

打闹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古代一种头饰。剪丝绸或乌金纸为花或草虫之形。
  • 2、1.意见不合,以致破裂。
  • 3、1.方言。犹热闹。
  • 4、又称“闹新房”。指新婚之夜,亲友在新房里喧闹逗乐:花烛之夜,来闹房的有十几个人。
  • 5、1.吵闹;争吵。
  • 6、1.见"闹竿"。
  • 7、竿1.亦作"闹杆"。 2.一种悬挂各种玩具或诸色杂货的竹竿。古代货郎所用。
  • 8、①迷信谓鬼怪作祟:这屋子常闹鬼,谁也不敢住进去。 ②犹“捣鬼”。暗中用诡计:原来是你这家伙在闹鬼!
  • 9、1.亦作"闹哄"。 2.吵闹。 3.犹喧闹。 4.犹折腾。
  • 10、1.亦作"闹閧"。 2.见"闹哄"。
  • 11、1.犹繁花。
  • 12、1.方言。办理,处理。
  • 13、1.发生灾荒。 2.指旧社会农民遇到荒年时进行抗租﹑吃大户等斗争。
  • 14、1.方言。眩晕。
  • 15、1.犹胡闹。
  • 16、1.发火,动怒。
  • 17、1.犹言出风头。
  • 18、1.能按预定时间发出声响的表。 2.即闹钟。
  • 19、1.生病。
  • 20、1.旧时指农民抵制官府征收漕粮的斗争。
  • 21、1.沏茶。 2.犹言闹新房。
  • 22、1.吵架。
  • 23、1. 人与人或人与单位之间的矛盾悬而未决,闹到彼此不理的地步。如:第二天早上,多少有点闹僵了。
  • 24、1.喝酒并喧闹。

打闹的相关查询

打闹的意思解释、打闹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