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fēn fēn  ]
  • ㄈㄣ ㄈㄣ
  • AWV AWV
  • AA式

芬芬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芳香。

⒉  犹纷纷。杂乱貌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芳香。

《诗·大雅·凫鹥》:“旨酒欣欣,燔炙芬芬。”
毛 传:“芬芬,香也。”
三国 魏 何晏 《景福殿赋》:“蔼蔼萎萎,馥馥芬芬。”
明 马愈 《马氏日抄·特迦香》:“在地中枕内取出一小盒,启香爇之,香虽不多,芬芬满室。”

⒉  犹纷纷。杂乱貌。

《逸周书·祭公》:“汝无泯泯芬芬,厚颜忍丑。”
孔晁 注:“泯芬,乱也。”
卢文弨 曰:“芬芬,与《吕刑》‘棼棼’同。”
《敦煌变文集·李陵变文》:“陵 军骸骸向前催,虏骑芬芬逐后来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香气。

《文选·何晏·景福殿赋》:「蔼蔼萋萋,馥馥芬芬。」

⒉  盛美。

《文选·扬雄·甘泉赋》:「肸蚃丰融,懿懿芬芬。」

⒊  杂乱。

《逸周书·祭公》:「呜呼!三公汝念哉,汝无泯泯芬芬,厚颜忍丑,时维大不吊哉。」

芬芬(fen fen)同音词

  • 1、忿忿[fèn fèn ]

    同‘愤愤 ’。

  • 2、忿愤[fèn fèn ]

    1.愤怒不平。

  • 3、份份[fèn fèn ]

    1.彬彬。文质兼备貌。

  • 4、棼棼[fén fén ]

    1.扰乱貌。 2.众多貌。

  • 5、分分[fēn fēn ]

    1.怨恨。分,通"忿"。《吕氏春秋·慎大》:"桀为无道,暴戾顽贪,天下颤恐而患之。言者不同,纷纷分分,其情难得。"高诱注:"分分,恐恨也。"俞樾《诸子平议·吕氏春秋二》:"分分,当作忿忿。"一说此"分"假为"混","混混",亦殽乱义。见陈奇猷《吕氏春秋校释·慎大》。

  • 6、雰雰[fēn fēn ]

    f摵n]〈书〉霜雪等很盛的样子:雨雪~。

  • 7、纷纷[fēn fēn ]

    ①(言论、往下落的东西等)多而杂乱:议论~ㄧ落叶~。 ②(许多人或事物)接二连三地:大家~提出问题。

  • 8、愤忿[fèn fèn ]

    1.愤怒。

  • 9、愤愤[fèn fèn ]

    很生气的样子:~不平。也作忿忿。

芬芬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芳香。
  • 2、1.芳香。语本《诗.周颂.载芟》:"有飶其香,邦家之光。"毛传:"飶,芬香也。"
  • 3、香;香气:~的花朵ㄧ气味~ㄧ空气里弥漫着桂花的~。
  • 4、(草)芳香美盛:灞亭春有酒,歧路惜芬菲。
  • 5、1.芳香。 2.犹纷纷。杂乱貌。
  • 6、1.犹芬馥。
  • 7、(草)芳香:花朵芬馥。
  • 8、1.香花。
  • 9、北欧国家。西南临波罗的海。面积3370万平方千米。人口5098万(1994年)。首都赫尔辛基。大部分为丘陵和平原,冰蚀湖泊众多,有“千湖国”之称。大部分地区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,冬季寒冷,夏季凉爽。四分之一土地在北极圈内,森林资源丰富。经济较发达。纸张和纸浆出口居世界前列。冶金工业也很重要。以产破冰船闻名。
  • 10、1.香气郁烈。 2.喻功业盛美。
  • 11、1.香花。 2.盛美貌。
  • 12、1.香草名。
  • 13、1.犹芬香。 2.和调。
  • 14、1.芳香。 2.喻美德。
  • 15、1.芳香。
  • 16、芬芳馥郁:繁花芬郁。
  • 17、1.见"葐蒀"。
  • 18、1.见"葐蒀"。
  • 19、1.见"葐蒀"。
  • 20、兰人芬兰的主体民族。少数分布在美国、瑞典、俄罗斯、加拿大等国。约534万人(1985年)。讲芬兰语。多信基督教新教。主要从事工业、农业和林业。
  • 21、芳馥郁芬芳:指香气;馥:香气;馥郁:香气浓厚。形容香气非常浓。
  • 22、尼运动爱尔兰人民反对英国统治、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。1801年爱尔兰被并入英国。1858年在爱尔兰的都柏林和美国纽约同时成立两个组织,统称芬尼(以爱尔兰传说中的盖尔人英雄芬尼·马库尔统帅的民团命名),纲领是反对英国殖民统治,建立共和国。组成的武装力量,称“爱尔兰共和军”。多次举行武装密谋活动和起义,均失败。19世纪70年代后衰落。
  • 23、獖羊1.传说中的怪兽。
  • 24、粉脸1.指妇女搽过粉的脸。 2.指戏曲中面涂白粉的脸谱,一般为扮演奸佞的净角。

芬芬的相关查询

芬芬的意思解释、芬芬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