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jù jùn  ]
  • ㄐㄨˋ ㄐㄨㄣˋ
  • NDJ VTKB

剧郡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大郡,政务繁剧的州郡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大郡,政务繁剧的州郡。

《汉书·循吏传·朱邑》:“﹝ 张敞 ﹞与 邑 书曰:‘……直 敞 远守剧郡,驭於绳墨。’”
宋 苏轼 《送钱藻出守婺州》诗:“老手便剧郡,高怀厌 承明。”
元 刘致 《端正好·上高监司》套曲:“据 江西 剧郡 洪都,正该省宪亲临处,愿英俊开言路。”

剧郡(ju jun)同音词

  • 1、具君[jù jūn ]

    1.徒有名位而不尽职的君主。

剧郡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地方武装力量。汉沿秦制置材官于郡国,郡有都尉,佐太守典武职甲卒。中央有南﹑北军。汉武帝时更置八校,隶属于北军。国家有事,则调发郡国之兵。唐代府兵,基本上沿袭秦汉郡兵旧制。参阅《文献通考.兵考》。
  • 2、1.爵名。金置。元因之。明清时亦称知府为郡伯。
  • 3、1.见"郡博士"。
  • 4、1.郡署的厅事。亦指郡守。
  • 5、1.郡守的副贰。
  • 6、1.郡治的城垣。 2.郡治所在地。
  • 7、1.郡志,郡史。
  • 8、1.郡佐。郡守的副职。
  • 9、1.诸郡设在京师的办事处。 2.借指郡国。
  • 10、1. 由郡长官管辖的乡区。
  • 11、1.犹郡城。
  • 12、1.郡太守的符玺。亦借指郡太守。
  • 13、1.郡守的官署。
  • 14、1.见"郡合"。
  • 15、1.爵名。晋始置,亦称开国郡公。历代因之。明初尚有郡公之封,后废。
  • 16、1.郡城的郊野。 2.郡城。
  • 17、1.郡和国的并称。汉初,兼采封建及郡县之制,分天下为郡与国。郡直属中央,国分封诸王﹑侯,封王之国称王国,封侯之国称侯国。南北朝仍沿郡﹑国并置之制,至隋始废国存郡。后亦以"郡国"泛指地方行政区划。
  • 18、1.冠以郡名的县君封号。
  • 19、1.亦作"郡阁"。 2.借指郡守的府院。
  • 20、1.爵名。晋武帝封羊祜为南城侯,置相,与郡公同,为郡侯之始。历代因之。金之郡侯位在郡王﹑国公﹑郡公之下。元与金同,明以后废。参阅《通典.职官十三》。 2.一郡之长,知府。唐王贞白逸句:"改贯永留乡党额,减租重感郡侯恩。"
  • 21、1.谓作郡太守。
  • 22、1.郡守。郡守兼领武事,故称。
  • 23、1.亦作"郡堺"。 2.谓郡治范围之内。
  • 24、1.见"郡界"。

剧郡的相关查询

剧郡的意思解释、剧郡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