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shū lèi  ]
  • ㄕㄨ ㄌㄟˋ
  • IHI OD

淑类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指动植物中好的种类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指动植物中好的种类。

三国 魏 曹植 《离缴雁赋》:“寻淑类之殊异兮,禀上天之休祥。”
南朝 宋 颜延之 《赭白马赋》:“盖乘风之淑类,实先景之洪胤。”
唐 王勃 《采莲赋》:“尔其珍族,广茂淑类。”

淑类(shu lei)同音词

  • 1、束累[shù lèi ]

    1.约束牵累。

  • 2、黍絫[shǔ lěi ]

    1.亦作"黍累"。 2.古时极轻的重量单位。通常以十黍当一絫。 3.比喻极其细微之处。

  • 3、黍累[shǔ lèi ]

    1.见"黍絫"。

  • 4、菽藟[shū lěi ]

    1.小草。喻小人。

  • 5、戍垒[shù lěi ]

    1.犹戍堡。

  • 6、树类[shù lèi ]

    1.谓有后嗣。

  • 7、殊类[shū lèi ]

    1.不同的类别。 2.古称少数民族。

  • 8、庶类[shù lèi ]

    1.万物,万类。

  • 9、属累[shǔ lèi ]

    1.托付。

淑类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复姓。汉有类犴反。见《史记.梁孝王世家》。
  • 2、1.分类编录。
  • 3、不同的种类;按种类的不同而做出的区别:这一章讨论土壤的~ㄧ~一栏中填写商品种类的名称。
  • 4、1.草名。
  • 5、1.分类造册。
  • 6、1.谓以类纂辑而成。
  • 7、1.指附属于宗族内的奴隶。 2.指善良的同类。
  • 8、1.分别列出。 2.大多出自。
  • 9、1.类祭。
  • 10、1.谓分类编次。
  • 11、1.谓分门别类依次相从。
  • 12、1.分类聚集。
  • 13、1.祭祀天帝。
  • 14、1.犹偏多。 2.犹大多。
  • 15、1.以类区别。
  • 16、1.谓同类互相感应。
  • 17、1.谓祭祀以上告天帝。
  • 18、1.音韵学术语。凡反切上字与所切之字有重唇﹑轻唇或舌头﹑舌上之异,叫做"类隔切"。隔者隔碍之谓,二者声不同类。故名。然古人制反切,皆取"音和",如"篇,芳连切","篇"属重唇音"滂"p〔p'〕母,"芳"属轻唇音"敷"〔f'〕母。其实古无轻唇和舌上音,"篇"和"芳"都是"滂"母。唐宋人不知古音,谓之"类隔",盖出于误会。
  • 19、1.类书的汇集。常用为类书名。如《唐类函》﹑《渊鉴类函》等。
  • 20、1.祭告天神。
  • 21、好像;近于:这个故事很离奇,~神话。
  • 22、1.谓代为会见。
  • 23、1.谓将相同或相关的汇集成一类。
  • 24、1.古代祭天及五帝之祭名。

淑类的相关查询

淑类的意思解释、淑类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