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ái jū  ]
  • ㄅㄞˊ ㄐㄨ
  • RRR CGQ

白驹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白色骏马。比喻贤人、隐士。语出《诗·小雅·白驹》:“皎皎白驹,食我场苗。絷之维之,以永今朝。”

⒉  《诗·小雅》篇名。

⒊  用作赠别贤士之辞。

⒋  比喻流逝的时间。语出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人生天地之间,若白驹之过郄,忽然而已。”

引证解释

⒈  白色骏马。比喻贤人、隐士。

语出《诗·小雅·白驹》:“皎皎白驹,食我场苗。縶之维之,以永今朝。”
《后汉书·崔駰传》:“懿氓蚩之悟悔兮,慕白驹之所从。”
宋 陆游 《寄题胡基仲故居》诗:“浮云每叹成苍狗,空谷谁能縶白驹。”
清 钱谦益 《父国光先赠中宪大夫河南归德府知府加赠太常少卿仍前阶制》:“皎皎白驹,世咸慕逸民於空谷。”

⒉  《诗·小雅》篇名。

《诗·小雅·白驹序》:“《白驹》,大夫刺 宣王 也。”
郑玄 笺:“刺其不能留贤也。”

⒊  用作赠别贤士之辞。

汉 王粲 《赠士孙文始》诗:“虽则同域,邈其迥深;白驹远志,古人所箴。”
三国 魏 曹植 《释思赋》:“彼朋友之离别,犹求思乎白驹。”

⒋  比喻流逝的时间。

语出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人生天地之间,若白驹之过郤,忽然而已。”
唐 杜甫 《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》:“星霜玄鸟变,身世白驹催。”
明 无名氏 《鸣凤记·夏公命将》:“覩此白驹弹指,岂堪华髮蒙头。”
王横 《哭子美》诗:“白驹惊电驰,人生本如寄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白色的骏马。

《诗经·小雅·白驹》:「皎皎白驹,食我场苗。」
《文选·王粲·赠士孙文始诗》:「白驹远志,古人所箴。」

⒉  引申为光阴、岁月。

南朝梁·萧统〈陶渊明集序〉:「处百龄之内,居一世之中;倏忽比之白驹,寄寓谓之逆旅;宜乎与大块而盈虚,随中和而任放。」
宋·陆游〈寄题胡基仲故居〉诗:「浮云每叹成苍狗,空谷谁能絷白驹。」

⒊  《诗经·小雅》的篇名。共四章。

根据〈诗序〉:「白驹,大夫刺宣王也。」
首章二句为:「皎皎白驹,食我场苗。」

白驹(bai ju)同音词

  • 1、百举[bǎi jǔ ]

    1.见"百举"。

  • 2、白剧[bái jù ]

    白族戏曲剧种。流行于云南白族聚居区。曾名“吹吹腔”,源于明代弋阳腔,清乾隆年间已流行。20世纪50年代吸收白族大本曲曲调,改今称。兼用白语、汉语,唱腔分平腔、高腔、流水等。剧目有《望夫云》等。

  • 3、柏举[bǎi jǔ ]

    1.亦作"柏莒"。 2.古地名。春秋楚地。公元前506年,楚围蔡,吴救之,大败楚师于此。故址在今湖北麻城县境,具体所在说法不一:一说为麻城东北的柏子山与举水的合称;一说在举水入长江口以南的举洲;一说即麻城东南举水所出龟峰山。

  • 4、柏莒[bǎi jǔ ]

    1.见"柏举"。

  • 5、败局[bài jú ]

    1.失败的局势。

  • 6、败沮[bài jǔ ]

    1.败坏,沮丧。

  • 7、败句[bài jù ]

    1.诗文中有疵病的句子。

  • 8、拜具[bài jù ]

    1.礼拜神佛的用具。 2.犹敬具。书信结尾的敬辞。用于署名之后。

白驹词语接龙

  • 1、齿1.儿童的乳齿。 2.指年少的人。 3.指幼龄。
  • 2、1.小马与小牛。泛指幼畜。
  • 3、1.虫名。
  • 4、1.指散放在山谷中的马。语本《诗.小雅.白驹》:"皎皎白驹﹐在彼空谷。"
  • 5、1.指短暂的光阴。
  • 6、1.分散貌。
  • 7、1.指壮实高大的马。
  • 8、1.古国名。即高句丽。
  • 9、1.谓时光停留。
  • 10、1.指骏马。
  • 11、1.亦作"驹?"。 2.驴驹子,幼驴。
  • 12、1.马的总称。
  • 13、1.见"驹?"。
  • 14、1.见"驹?"。
  • 15、1.指易逝的光阴。
  • 16、1.日影。
  • 17、初生或不满一岁的骡、马、驴:马~。
  • 18、1.鬼名。
  • 19、1.喻时光流逝。
  • 20、伏辕1.汉武帝时,魏其侯窦婴与丞相武安侯田蚡不和。一次宴会上,与魏其交好的灌夫冲撞了武安侯,武安侯治之重罪,魏其竭力为之开脱。武帝召群臣问是非,因两人都是外戚,大臣不敢直言。"上怒内史曰:'公平生数言魏其﹑武安长短,今日廷论,局趣效辕下驹,吾并斩若属矣。'"事见《史记.魏其武安侯列传》。后因以"驹伏辕"形容畏缩不前,无所作为。
  • 21、齿未落驹:小马。小马的乳齿尚未更换。比喻人尚年幼。
  • 22、窗电逝比喻光阴消逝得很快。
  • 23、光过隙指光阴易逝。
  • 24、留空谷比喻贤人在野。

白驹的相关查询

白驹的意思解释、白驹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