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ái yín  ]
  • ㄅㄞˊ 一ㄣˊ
  • RRR QVY
  • 名词

白银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银的通称。

silver;

引证解释

⒈  即银。金属的一种。古代也用作通货。

《南史·徐陵传》:“府库空虚,赏赐悬乏,白银难得,黄札易营。”
唐 綦毋诚 《同韦夏卿送顾况归茅山》诗:“白银双闕恋,青竹一龙骑。”
元 无名氏 《陈州粜米》楔子:“奉圣人的命,着老夫到中书省召集公卿商议,差两员清廉的官,直至 陈州,开仓糶米,钦定五两白银一石细米。”
吴晗 《灯下集·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一些问题》:“在 明 代以前,白银已部分使用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银。因其颜色纯白,故称为「白银」。

《书经·禹贡》「厥贡惟金三品」句下唐·孔颖达·正义:「三品,黄金以下惟有白银与铜耳。」

⒉  银元、银块等。

如:「白银出口」、「白银问题」。

白银(bai yin)同音词

  • 1、摆印[bǎi yìn ]

    1.指印刷。

  • 2、白茵[bái yīn ]

    电影演员。原名陈惠贤,原籍广东新会,生于马来亚吉隆坡。女。幼年随父母移居香港。1959年入香港新联影业公司任演员。1977年后相继任丽的电视台和无线电视台演员。参加拍摄的影片有《苏小小》、《魂断奈何天》、《至爱亲朋》等。

  • 3、白饮[bái yǐn ]

    1.清水。 2.米汁。 3.白酒。

  • 4、百尹[bǎi yǐn ]

    1.百官之长。

白银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银印和绿绶。汉制﹐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绿绶。泛指高官。
  • 2、1.银饰的马鞍。 2.代指骏马。
  • 3、1.白中略带银光的颜色。
  • 4、1.亦作"银榜"。宫殿或庙宇门端所悬的辉煌华丽的匾额。 2.以银粉或银饰纸﹑木牌书写张贴的文告。
  • 5、1.犹钱包。
  • 6、1.亦作"银杯"。亦作"银杯"。 2.银质酒杯。 3.银质杯形礼器。一种奖品。参见"金杯"。
  • 7、1.笔管饰银的笔。
  • 8、1.指白银和其他财物。 2.银制的货币。
  • 9、1.银质的官印。
  • 10、1.见"银罂"。
  • 11、1.指飞机(多含喜爱意)。
  • 12、1.一种银质酒器。
  • 13、1.鱼名。俗称面条鱼。鱼体细长﹐光滑﹐无鳞﹐白色﹐微透明。头平扁﹐口大。栖息于近海﹑河口或淡水湖泊。 2.见"银鱼符"。
  • 14、俗称“大洋”。大型银币。16世纪末从外国流入。19世纪中叶中国开始自己铸造。1910年被定为中国的主币,名称为“圆”,重七钱二分,成色九成。1933年改称“元”。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,禁止银元流通。
  • 15、1.亦作"银元"。俗称"洋钱"。俗称"洋钿"。俗称"大洋"。 2.银质圆形货币的通称。
  • 16、1.银印。其文曰章。汉制﹐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。隋唐以后官不佩印﹐只有随身鱼袋。金银鱼袋等谓之章服﹐亦简称银章。
  • 17、1.见"银獐"。
  • 18、1.锡杖的美称。
  • 19、1.帝王诏书的美称。
  • 20、1.银元宝或银辅币兑换银元的贴补﹑折扣。
  • 21、1.指细笔划的篆书。 2.指针灸用针。
  • 22、1.银色的钲。 2.比喻圆月。
  • 23、1.用银装饰的筝或用银字表示音调高低的筝。
  • 24、1.涂有银粉的纸。 2.方言。钞票。

白银的相关查询

白银的意思解释、白银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