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ǎo yā  ]
  • ㄅㄠˇ 一ㄚ
  • PGY LQG

宝鸭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即香炉。因作鸭形,故称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即香炉。因作鸭形,故称。

唐 孙鲂 《夜坐》诗:“划多灰杂苍虯跡,坐久烟消宝鸭香。”
宋 范成大 《减字木兰花》词:“宝鸭金寒,香满围屏宛转山。”
明 王錂 《春芜记·邂逅》:“宝鸭香消帘半捲,梦初醒;天气好,花事又凋零。”
清 赵翼 《虾须帘》诗:“昼静香常笼宝鸭,夜明光欲夺银蟾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一种香炉。因形如鸭状,故称为「宝鸭」。

唐·孙鲂〈夜坐〉诗:「划多灰杂苍虬迹,坐久烟消宝鸭香。」
《幼学琼林·卷三·器用类》:「香炉曰宝鸭。」

宝鸭(bao ya)同音词

  • 1、龅牙[bāo yá ]

    1.突露在嘴唇外的牙齿。亦指人牙齿突露于唇外。

  • 2、窇穵[báo yà ]

    1.刨挖。

  • 3、报衙[bào yá ]

    1.旧时官吏升堂治事时,官衙鸣鼓以告众,谓"报衙"。 2.蜜蜂聚集于蜂王周围。

宝鸭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食品名。
  • 2、1.即鸭跖草。
  • 3、1.刚孵出的幼鸭。
  • 4、1.鸭子产的卵。 2.比喻零。谓没有成绩。数目零,记作"○",状如鸭蛋,故有此喻。
  • 5、1.鸭蛋。
  • 6、1.切成小块的鸭肉。
  • 7、1.小鸭。 2.詈词。犹言乌龟王八。
  • 8、1.即鸭臛。
  • 9、1.孵出不久的小鸭。身上有淡黄色的氄毛,故称。
  • 10、1.亦作"鸭"。 2.鸭肉羹。
  • 11、1.银杏树的别名。树叶似鸭掌状,故称。 2.指银杏的果实。 3.即鸭脚葵。
  • 12、1. 梨的一个品种,果实长椭圆形,皮薄而光滑,淡黄色,有棕色斑点,味甜,果肉脆,多汁。
  • 13、1.见"鸭炉"。
  • 14、1.亦作"鸭垆"。 2.古代熏炉名。形制多作鸭状,故名。
  • 15、1.见"鸭緑"。
  • 16、1.亦作"鸭渌"。指鸭绿江。 2.喻水色如鸭头浓绿。
  • 17、1.鸭蛋。
  • 18、1.多年生草本植物。为优良牧草。茎直立,叶子扁平,花小,绿色或略带紫色,种子黄褐色。
  • 19、1. 孵出不久的小鸭。
  • 20、1.指清康熙年间台湾农民起义领袖朱一贵。朱原为福建长泰人。明亡后迁居台湾。以养鸭为业。因知府王珍贪污残暴,康熙六十年(公元1721年)夏率众起义﹐曾占领全台。 2.指鸭母船。参见"鸭母船"。
  • 21、1. 以饲养鸭子为业或作为生活主要来源的农民。
  • 22、1.加工过的氄毛,有很强的保温能力。可用以填塞枕头或作棉袄﹑被褥的内胎等。
  • 23、1.一种小船。
  • 24、1.鸭的舌头。可作菜肴。 2.指鸭舌帽前部突出的月牙形帽檐。 3.指鸭舌草。

宝鸭的相关查询

宝鸭的意思解释、宝鸭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