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ì duān  ]
  • ㄅ一ˋ ㄉㄨㄢ
  • ITA UM
  • 名词

弊端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弊害的所在。由于制度上或工作上的漏洞而发生的损害公益的事情。

abuse;

引证解释

⒈  弊病产生的原因。

宋 陆九渊 《荆国王文公祠堂记》:“指陈时事,剖析弊端,枝叶扶疎,往往切当。”
梁启超 《中国积弱溯源论》第一节:“以上三者,实为 中国 弊端之端,病源之源,所有千疮百孔、万秽亿腥,皆其子孙也。”

⒉  弊病。

明 唐顺之 《答符松岩郡守》:“若此法立得有下落,则自此以后,兴徭作赋,设备追胥,不知省却几多气力,絶却几多弊端。”
郑观应 《盛世危言·商务》:“又须防同行密约,凡投票之价,预加若干,同沾餘利。种种弊端,不胜枚举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产生弊害的漏洞。也作「弊窦」。

《福惠全书·卷九·编审部·严饰里胥》:「如前种种弊端,牢不可破。」

弊病 毛病 流弊 缺点

英语翻译

malpractice, abuse, corrupt practice

德语翻译

abus, inconvénient

法语翻译

Mangel (Wirtsch)​

弊端(bi duan)同音词

  • 1、鼻端[bí duān ]

    1.鼻子顶端,鼻尖。

  • 2、蔽短[bì duǎn ]

    1.弊病,缺点。

  • 3、笔端[bǐ duān ]

    〈书〉指写作、写字、绘画时笔的运用以及所表现的意境:~奇趣横生ㄧ愤激之情见于~。

  • 4、笔断[bǐ duàn ]

    1.笔写的断语;文字结论。

弊端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正道。
  • 2、①果然;的确:武松读了印信榜文,方知~有虎。 ②究竟:这人~是谁? ③事情的经过;底细:我一问起,方知~。‖‘端的’多见于早期白话。
  • 3、1.始末;底细。
  • 4、1. 线段或射线的起点或终点。
  • 5、1.端正;不倾斜。《鹖冠子.泰鸿》:"夫物之始也倾倾,至其有也録録,至其成形端端王王。"陆佃解:"端端,倾倾之反。"引申为纯正。 2.庄重。 3.刚刚;恰恰。
  • 6、1.尚书仆射的别称。
  • 7、〈书〉端正;正派:品行~。
  • 8、1.谓穿礼服﹐戴礼帽。端﹐周代礼服;甫﹐章甫﹐周代礼帽。语出《论语.先进》:"宗庙之事﹐如会同﹐端章甫。愿为小相焉。"
  • 9、1.即端贰。
  • 10、1.唐代对侍御史的别称。 2.男巫的别称。 3.宋代对衙役的称呼。
  • 11、1.正身拱手。指恭敬有礼﹐庄重不苟。 2.指帝王庄严临朝﹐清简为政。 3.谓闲适自得﹐清静无为。
  • 12、1.专责管理。
  • 13、1.专函。书信常用语。谓特地写信。
  • 14、1.应当;应该。
  • 15、1.托盘﹐多木制。旧时常用以盛放礼品。
  • 16、1.端庄温厚。
  • 17、1.专候。书信用语。谓特地写信问候。
  • 18、1.端正美丽。
  • 19、1.端庄聪慧。
  • 20、1.极致;底蕴。
  • 21、1.专家。
  • 22、1.端庄持重。 2.正笏。谓两手平举捧着手板。
  • 23、1.犹开端。
  • 24、1.谓发箭瞄准时﹐以一目凝视目标。

弊端的相关查询

弊端的意思解释、弊端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