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zhú yín  ]
  • ㄓㄨˊ 一ㄣˊ
  • OJ QVY

烛银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精光闪耀的银子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精光闪耀的银子。

《穆天子传》卷一:“天子之珤,玉果、璿珠、烛银、黄金之膏。”
郭璞 注:“银有精光如烛。”
南朝 梁 刘孝威 《谢赍熊白启》:“光踰厚璧,殆惑 朱公 之价;色丽烛银,将堪 穆王 之寳。”
唐 杨炯 《和刘长史答十九兄》:“宫徵谐鸣石,光辉掩烛银。”
元 陈樵 《月庭赋》:“鸡林 失帘箔之珍, 玄圃 隐烛银之燎。”

烛银(zhu yin)同音词

  • 1、株引[zhū yǐn ]

    1.株连。

  • 2、主因[zhǔ yīn ]

    主要的原因:骄傲自满是他学习成绩下滑的~。

  • 3、主音[zhǔ yīn ]

    1.音乐名词。音阶的第一音。因为它是音阶的基础,故称。常以喻不可缺少的事物。

  • 4、主印[zhǔ yìn ]

    1.掌印。指担任官职。

  • 5、朱垠[zhū yín ]

    1.指南方极远之地。

  • 6、朱印[zhū yìn ]

    1.朱色印记。

  • 7、烛阴[zhú yīn ]

    1.传说中的神名。即烛龙。

  • 8、竹阴[zhú yīn ]

    1.谓竹林中日光照射不到的地方。

  • 9、注音[zhù yīn ]

    1.用同音字或符号等表明文字的读音。

  • 10、筑堙[zhù yīn ]

    1.筑土堙塞。

烛银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银印和绿绶。汉制﹐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绿绶。泛指高官。
  • 2、1.银饰的马鞍。 2.代指骏马。
  • 3、1.白中略带银光的颜色。
  • 4、1.亦作"银榜"。宫殿或庙宇门端所悬的辉煌华丽的匾额。 2.以银粉或银饰纸﹑木牌书写张贴的文告。
  • 5、1.犹钱包。
  • 6、1.亦作"银杯"。亦作"银杯"。 2.银质酒杯。 3.银质杯形礼器。一种奖品。参见"金杯"。
  • 7、1.笔管饰银的笔。
  • 8、1.指白银和其他财物。 2.银制的货币。
  • 9、1.银质的官印。
  • 10、1.见"银罂"。
  • 11、1.指飞机(多含喜爱意)。
  • 12、1.一种银质酒器。
  • 13、1.鱼名。俗称面条鱼。鱼体细长﹐光滑﹐无鳞﹐白色﹐微透明。头平扁﹐口大。栖息于近海﹑河口或淡水湖泊。 2.见"银鱼符"。
  • 14、俗称“大洋”。大型银币。16世纪末从外国流入。19世纪中叶中国开始自己铸造。1910年被定为中国的主币,名称为“圆”,重七钱二分,成色九成。1933年改称“元”。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,禁止银元流通。
  • 15、1.亦作"银元"。俗称"洋钱"。俗称"洋钿"。俗称"大洋"。 2.银质圆形货币的通称。
  • 16、1.银印。其文曰章。汉制﹐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。隋唐以后官不佩印﹐只有随身鱼袋。金银鱼袋等谓之章服﹐亦简称银章。
  • 17、1.见"银獐"。
  • 18、1.锡杖的美称。
  • 19、1.帝王诏书的美称。
  • 20、1.银元宝或银辅币兑换银元的贴补﹑折扣。
  • 21、1.指细笔划的篆书。 2.指针灸用针。
  • 22、1.银色的钲。 2.比喻圆月。
  • 23、1.用银装饰的筝或用银字表示音调高低的筝。
  • 24、1.涂有银粉的纸。 2.方言。钞票。

烛银的相关查询

烛银的意思解释、烛银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