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ān yǐnɡ  ]
  • 一ㄢ 一ㄥˇ
  • GHGB KGBH

鄢郢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春秋楚文王定都于郢,惠王之初曾迁都于鄢,仍号郢。因以“鄢郢”指楚都。

⒉  泛指今湖北江陵、襄阳一带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春秋 楚文王 定都于 郢,惠王 之初曾迁都于 鄢,仍号 郢。因以“鄢郢”指 楚 都。

《商君书·弱民》:“秦 师至, 鄢 郢 举,若振槁。”
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秦 必起两军,一军出 武关,一军下 黔中,则 鄢 郢 动矣。”
张守节 正义:“鄢乡 故城在 襄州 率道县 南九里。 安郢城 在 荆州 江陵县 东北六里。 秦 兵出 武关,则临 鄢 矣;兵下 黔中,则临 郢 矣。”
晋 左思 《魏都赋》:“临菑 牢落, 鄢 郢 丘墟。”
唐 李白 《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》:“伍君 开张 闔閭,倾荡 鄢 郢。”

⒉  泛指今 湖北 江陵、襄阳 一带。

唐 皇甫冉 《送从弟豫贬袁州》诗:“水与 荆 巫 接,山通 鄢 郢 长。”

鄢郢(yan ying)同音词

  • 1、妍影[yán yǐnɡ ]

    1.美丽的影像。

  • 2、檐楹[yán yínɡ ]

    1.屋檐下厅堂前部的梁柱。

  • 3、櫩楹[yǎn yínɡ ]

    1.屋檐及柱子。泛指廊屋。

  • 4、烟影[yān yǐnɡ ]

    1.亦作"烟影"。 2.淡淡的烟雾或云气。

  • 5、演映[yǎn yìnɡ ]

    1.放映。

  • 6、延英[yán yīnɡ ]

    1.见"延英殿"。

  • 7、延迎[yán yínɡ ]

    1.延请迎接。

  • 8、厌应[yàn yīnɡ ]

    1.厌当。

  • 9、掩映[yǎn yìnɡ ]

    相互遮掩而又映照衬托:万花掩映|仰视天,则明月斜挂,云霞掩映。

  • 10、岩楹[yán yínɡ ]

    1.高大的房屋。

鄢郢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犹郢匠。
  • 2、1.格调高雅的诗文。
  • 3、1.犹郢都。
  • 4、1.见"郢中词"。
  • 5、1.指楚地的歌曲。
  • 6、1.春秋﹑战国时楚国都。故址在今湖北江陵东北。
  • 7、1.郢正,斧正。
  • 8、1.指高雅的诗文。
  • 9、1.郢匠。
  • 10、1.楚郢中的巧匠,名石。《庄子.徐无鬼》:"郢人垩漫其鼻端,若蝇翼,使匠石斫之。匠石运斤成风,听而斫之,尽垩而鼻不伤,郢人立不失容。"后以"郢匠"喻指文学巨匠。 2.喻指衡文取士的考官或砥砺切磋的师友。
  • 11、1.同"郢匠挥斤"。
  • 12、1.指歌手﹑诗人。 2.借指格调高雅的乐曲或诗文。
  • 13、1.通往郢都的路途。谓重返国门之路。 2.喻指歌坛文场。
  • 14、1.犹郢都。
  • 15、1.战国楚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"客有歌于郢中者,其始曰《下里巴人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;其为《阳阿》﹑《薤露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;其为《阳春白雪》,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;引商刻羽,杂以流征,而和者数人而已。"后以"郢曲"泛指乐曲。
  • 16、1.犹郢都。
  • 17、1.指善歌者;歌手。 2.《庄子.徐无鬼》:"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,使匠石斲之。匠石运斤成风,听而斫之,尽垩而鼻不伤,郢人立不失容:……自夫子之死也,吾无以为质矣,吾无与言之矣。"后用"郢人"喻知己。 3.借指楚国人。
  • 18、1.斧削,删改。
  • 19、1.对他人诗文的美称。
  • 20、1.指匠石。楚郢都巧匠。
  • 21、1.郢都。
  • 22、1.郢人夜书燕相国书,火不明,谓持烛者云:"举烛",因误将"举烛"书入。后因以"郢书"指讹误的书信。
  • 23、1.《文选.刘琨<答卢谌诗并书>》:"和氏之璧,焉得独曜于郢握;夜光之珠,何得专玩于随掌。"刘良注:"郢,楚地。随,随侯也。和璧明珠,虽出随楚,其宝玩亦不专在随楚。此喻谌不得独留于琨处也。"后亦借指和氏璧。
  • 24、1.郢正。

鄢郢的相关查询

鄢郢的意思解释、鄢郢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