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ì kòu  ]
  • ㄅ一ˋ ㄎㄡˋ
  • NK PFQC

避寇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避宼”。

⒉  谓为免遭寇盗侵害而避居他处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避宼”。谓为免遭寇盗侵害而避居他处。

《庄子·让王》:“吴 军入 郢,説(屠羊説 )畏难而避寇,非故随大王也。”
唐 杜甫 《遣兴》诗之一:“避寇一分散,饥寒永相望。”
清 方文 《从兄浣叟令昌化又摄临安将迁馀杭赋此赠之》诗之四:“我欲移家为避宼,他时不虑买山钱。”
清 李调元 《避炎》诗:“避炎如避寇,逐北尽投林。”

避寇(bi kou)同音词

  • 1、逼扣[bī kòu ]

    1.犹逼迫。

  • 2、闭口[bì kǒu ]

    合上嘴不讲话,也比喻不发表意见:~不言。

  • 3、避宼[bì kòu ]

    1.见"避寇"。

避寇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同"寇暴"。
  • 2、1.谓侵犯逼近。
  • 3、1.侵犯边境。
  • 4、1.敌军占领的地方。
  • 5、1.见"寇钞"。
  • 6、1.亦作"寇抄"。 2.劫掠。
  • 7、仇敌:视若~。
  • 8、1.亦作"寇雠"。亦作"寇仇"。 2.仇敌;敌人。
  • 9、1.[英cutex]染指甲的油。也译作"蔻丹"。
  • 10、1.盗贼。 2.侵扰劫掠。
  • 11、1.东汉寇恂﹑邓禹的并称。二人皆光武中兴名将。汉永平中显宗追感前世功臣,乃图画寇邓等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。
  • 12、1.入侵之敌;敌军。
  • 13、1.敌人的气焰。
  • 14、1.古时报警烽火之一。
  • 15、1.野鸭的一种。
  • 16、1.贼寇之害。
  • 17、1.外寇侵掠的祸害。
  • 18、1.东汉寇恂与贾复的并称。执金吾贾复部将杀人,汝南太守寇恂捕杀之。贾以为耻,扬言要杀寇恂。寇效蔺相如为大局退让。后经光武帝调解和好。见《后汉书.寇恂传》。后作为顾全大局解除私怨的典故。
  • 19、1.谓寇贼奸宄。
  • 20、1.指行劫的群盗。
  • 21、1.同"寇警"。
  • 22、1.敌军入侵的警报。
  • 23、1.敌军占领的地方。
  • 24、1.强贼大盗。

避寇的相关查询

避寇的意思解释、避寇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