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ǎ bì  ]
  • ㄅㄚˇ ㄅ一ˋ
  • RCN NKU

把臂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同“把4鼻”。握持手臂。表示亲密。谓按脉。谓亲切会晤。同“把4鼻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同“把鼻”。

⒉  握持手臂。表示亲密。

汉 袁康 《越绝书·记吴王占梦》:“伏地而书,既成篇,即相与把臂而决。”
唐 钱起 《过沉氏山居》诗:“贫交喜相见,把臂欢不足。”
明 孙柚 《琴心记·空门遇使》:“画眉不尽,且去接殷勤,把臂论心到夕曛。”

⒊  谓亲切会晤。

清 方文 《张武进环生》诗:“君闻我在兹,汲汲愿把臂。”

⒋  谓按脉。

唐 陆龟蒙 《自怜赋》序:“医甚庸而气益盛,药非良而价倍高,每一把臂,一下杵,未尝不解衣輟食而后致也。”

⒌  同“把鼻”。

元 柯丹邱 《荆钗记·哭鞋》:“今早起来没寻处,使我无把臂。”
《醒世恒言·乔太守乱点鸳鸯谱》:“孩儿无事,不消説起。万一有些山高水低,有甚把臂,那原聘还了一半,也算是他们忠厚了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互相握住手臂,表示亲密或信任。

《后汉书·卷七五·吕布传》:「相待甚厚,临别把臂言誓。」
《文选·刘竣·广绝交论》:「自昔把臂之英、金兰之友、曾无羊舌下泣之仁,宁慕郈成分宅之德。」

⒉  证据。也作「把柄」。

《醒世恒言·卷八·乔太守乱点鸳鸯谱》:「万一有些山高水低,有甚把臂,那原聘还了一半,也算是他们忠厚了。」

法语翻译

Arm in Arm, intim

把臂(ba bi)同音词

  • 1、把鼻[bǎ bí ]

    凭据:我与你纵是后会有期,将什么做个把鼻?

  • 2、把笔[bǎ bǐ ]

    1.执笔。借指书写;写作。 2.握着初学儿童的手和笔教其习字。

  • 3、巴鼻[bā bí ]

    1.来由;根据。

  • 4、巴壁[bā bì ]

    1.巴鼻。

  • 5、巴避[bā bì ]

    1.巴鼻。

  • 6、巴臂[bā bì ]

    1.巴鼻。

  • 7、笆壁[bā bì ]

    1.篱笆墙。比喻依靠﹐倚仗。

  • 8、八比[bā bǐ ]

    1.八股文的别称。 2.排律六韵十二句中﹐除首尾两韵外﹐中间四韵八句为八比。四韵之始为承题﹐又称颔比;次称颈比或中比;又其次称腹比;其末称后比。

  • 9、八鄙[bā bǐ ]

    1.八方边远之地。

  • 10、八陛[bá bì ]

    1.八层台阶。古代天子祭祀天地的祭坛有八陛。《后汉书.祭祀志上》:"﹝建武﹞二年正月,初制郊兆于雒阳城南七里,依鄗。采元始中故事。为圆坛八陛,中又为重坛,天地位其上,皆南乡,西上。"后以"八陛"称祭神之坛。

把臂词语接龙

  • 1、①胳膊。 ②比喻助手。
  • 2、〈方〉胳膊。
  • 3、1.妇女缠在手臂上的饰物。
  • 4、1. 臂下垂贴附身体两侧,自锁骨顶端至中指指尖之间的距离。
  • 5、1.手镯。
  • 6、1.古代战士缚在两臂上以御兵刃的铁甲。
  • 7、1.亦作"臂阁"。 2.俗称手枕。用毛笔书写时用以搁置腕臂者。
  • 8、1.见"臂搁"。
  • 9、1.见"臂鞴"。
  • 10、1.即臂钏。
  • 11、1. 防护臂部的铠甲。
  • 12、1.肩膀。
  • 13、1.臂与肩。比喻密切无间。
  • 14、臂部的力量。
  • 15、1.牲畜前体的中﹑下部。
  • 16、1.上臂和前臂相接处向内弯曲的部分。
  • 17、1. 手腕。
  • 18、1.架鹰于臂。古时多指外出狩猎或嬉游。
  • 19、佩带在衣袖(一般为左袖)上臂部分、表示身分或职务的标志。
  • 20、像墙壁的障碍物,多用于比喻:消除双方之间的思想~。
  • 21、1.谓运用自如;指挥灵便﹐如臂之使指。语出汉贾谊《陈政事疏》:"今海内之势﹐如身之使臂﹐臂之使指﹐莫不制从。"
  • 22、〈书〉①帮助:屡承~,不胜感激。 ②助手:收为~。
  • 23、有四肘比喻不凡的相貌。
  • 24、敝国1.对自己国家的谦称。

把臂的相关查询

把臂的意思解释、把臂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