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xián èr  ]
  • ㄒ一ㄢˊ ㄦˋ
  • VU AFM

嫌贰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猜疑,猜忌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猜疑,猜忌。

《三国志·吴志·诸葛瑾传》:“姦谗并起,更相陷懟,转成嫌贰。”
《梁书·武帝纪上》:“积相嫌贰,必大诛戮。”

嫌贰(xian er)同音词

  • 1、闲贰[xián èr ]

    1.亦作"间贰"。 2.犹离间。

  • 2、弦饵[xián ěr ]

    1.弓缴和钓饵。

  • 3、纤儿[xiān ér ]

    1.犹小儿。含鄙视意。

  • 4、孅儿[xiān ér ]

    1.犹小儿。对人轻蔑之称。

  • 5、先儿[xiān ér ]

    1."先生"的俗称。

  • 6、线儿[xiàn ér ]

    1.犹眼线。

  • 7、仙輀[xiān ér ]

    1.运载灵柩的车。

  • 8、苋尔[xiàn ěr ]

    1.同"莞尔"。 2.微笑貌。

嫌贰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指侍郎。因系六部尚书的副职,故称。
  • 2、1.副车。 2.喻指副职。
  • 3、指在前一朝代做了官,投降后一朝代又做官的人。
  • 4、1.副车。
  • 5、1.谓改变过去的话。
  • 6、1.和大地之德相媲美。
  • 7、1.犹陪都。
  • 8、1.二端。谓随意作不同的解释。
  • 9、1.知府的副职。
  • 10、1.古代传说中的神名。 2.喻叛贼或罪囚。
  • 11、1.辅佐三公。借指朝廷大臣的副职。
  • 12、1.谓赏誉不当其功。贰,不一,不齐等。
  • 13、1.离宫;副宫。 2.指君主接待贤人之所。
  • 14、1.重毂。毂,车轮中心贯穿车轴的圆木。
  • 15、1.副职。
  • 16、广1.诸侯的副车。
  • 17、1.重犯同一过失。
  • 18、1.异词,不同意的话。
  • 19、1.古礼中添饭加菜的规章。
  • 20、1.再嫁。
  • 21、1.犹失节。
  • 22、1.谓做国君的辅弼﹑助手。 2.太子。太子为君之储贰,故称。 3.二心于君。
  • 23、1.古代州郡长官的副职。
  • 24、1.离,指日,喻天子。贰离,谓储君﹑太子。语本《易.离》:"明两作离,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。"孔颖达疏:"离为日,日为明。"

嫌贰的相关查询

嫌贰的意思解释、嫌贰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