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ó chānɡ  ]
  • ㄅㄛˊ ㄔㄤ
  • WRG JJ

伯昌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即周文王。姓姬,名昌。纣王时为西方诸侯之长,号西伯,故称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即 周文王。姓 姬,名 昌。纣王 时为西方诸侯之长,号 西伯,故称。

《楚辞·天问》:“伯昌 号衰,秉鞭作牧。”
王逸 注:“伯昌,谓 文王 也。”

伯昌(bo chang)同音词

  • 1、博长[bó chánɡ ]

    1.高大。

  • 2、博厂[bó chǎnɡ ]

    1.即赌场。

  • 3、博敞[bó chǎnɡ ]

    1.宽广;宽敞。

  • 4、博畅[bó chànɡ ]

    1.谓豁达爽快。

  • 5、箔场[bó chǎnɡ ]

    1.宋时专为应付赐第事宜所设的机构。

  • 6、伯长[bó chánɡ ]

    1.古代对地方官的泛称。 2.旧时对文章﹑品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。

  • 7、伯常[bó chánɡ ]

    1.复姓。春秋时有伯常骞。见《庄子.则阳》。《晏子春秋.杂下四》作"柏常骞"。

  • 8、波长[bō chánɡ ]

    波在一个振动周期内传播的距离。等于相邻的两个振动位相相同的点之间的距离。相同频率的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波长不同。

伯昌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昌盛逸乐。
  • 2、1.传说中人名。为黄帝之子。相传黄帝娶西陵国之女为正妃,生二子:其一曰玄嚣,其二曰昌意。见《史记.五帝本纪》。
  • 3、1.昌盛的后嗣。
  • 4、1.祥云,瑞云。
  • 5、1.兴隆的国运。
  • 6、1.犹壮志。
  • 7、1.亦作"昌葅"。 2.菖蒲根的腌制品。昌,通"菖"。周天子使周公阅聘鲁,鲁君飨之昌菹等物,示旌表其功德。后以为主国盛礼款待他国使者之典实。 3.菖蒲根的腌制品。昌,通"菖"。据传周文王嗜昌菹,仲尼食之以取味。后以为倾慕前贤而嗜其所嗜之典实。
  • 8、1.见"昌菹"。
  • 9、1.使家族昌盛。
  • 10、1.犹兴起。
  • 11、1.菖蒲根。昌,通"菖"。
  • 12、1.广博,博大。
  • 13、1.繁多貌。 2.纵情貌。
  • 14、1.昌盛兴隆的朝代。
  • 15、1.犹盛世。
  • 16、1.兴旺,昌盛。语本《诗.鲁颂.閟宫》:"俾尔昌而炽,俾尔寿而富。" 2.犹猖獗,猖狂。
  • 17、1.菖蒲根的腌制品。又称昌菹。昌,通"菖"。古以飨他国之来使,以示优礼。 2.菖蒲根的腌制品。又称昌菹。昌,通"菖"。传说周文王嗜昌歜,孔子慕文王而食之以取味。后以指前贤所嗜之物。 3.菖蒲根的腌制品。又称昌菹。昌,通"菖"。端午节有食菖蒲菹与饮菖蒲酒之俗。
  • 18、1.宏丽的文辞。
  • 19、1.兴旺发达。
  • 20、1.犹盛大。 2.昌盛;发扬光大。 3.强大。
  • 21、1.倡导,首倡。昌,通"倡"。
  • 22、1.盛德。
  • 23、1.昌盛繁荣。
  • 24、1.谓美丰姿。语本《诗.郑风.丰》:"子之丰兮,俟我乎巷兮……子之昌兮,俟我乎堂兮"。

伯昌的相关查询

伯昌的意思解释、伯昌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