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chuī xiāo  ]
  • ㄔㄨㄟ ㄒ一ㄠ
  • KQW TVH

吹箫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吹奏箫管。

⒉  用伍子胥吴市吹箫乞食事,谓乞食。

⒊  汉刘向《列仙传·萧史》:“萧史者,秦穆公时人也,善吹箫,能致孔雀、白鹤于庭。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,公遂以女妻焉。”后遂以“吹箫”为缔结婚姻的典实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吹奏箫管。

《史记·周勃世家》:“勃 以织薄曲为生,常为人吹簫给丧事。”
唐 杜牧 《寄扬州韩绰判官》诗:“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簫。”
清 钱谦益 《偶读<史记>戏书纸尾》诗之二:“牘背千金狱始明,吹簫织薄可怜生。”

⒉  用 伍子胥 吴 市吹箫乞食事,谓乞食。详“吴市吹簫”。

唐 虞世南 《结客少年场行》:“吹簫入 吴 市,击筑游 燕 肆。”
郁达夫 《怀扬州》诗:“乱掷黄金买 阿娇,穷来 吴 市再吹簫。”

⒊  汉 刘向 《列仙传·萧史》:“萧史 者, 秦穆公 时人也,善吹簫,能致孔雀、白鹤於庭。

穆公 有女字 弄玉 好之,公遂以女妻焉。”
后遂以“吹簫”为缔结婚姻的典实。 唐 白居易 《得景请预驸马所司欲科家长罪不伏判》:“选吹簫之匹,虽则未获真人;预傅粉之郎,岂可滥收庶子?”
明 陈汝元 《金莲记·小星》:“好遂吹簫愿,喜 嬴臺 乘鸞风便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吹奏箫乐。

《史记·卷五七·绛侯周勃世家》:「勃以织薄曲为生,常为人吹箫给丧事。」
唐·杜牧〈寄扬州韩绰判官〉诗:「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?」

⒉  战国时伍子胥吹箫乞食于吴市的事。见《史记·卷七九·范雎蔡泽传》。后世遂称乞食为「吹箫」。

⒊  相传春秋萧史善吹箫,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。见汉·刘向《列仙传·卷上·萧史》。后比喻缔结婚姻。

唐·白居易〈得景请预驸马所司纠云景庶子也且违格令欲科家长罪不伏〉:「选吹箫之匹,虽则未获贞人,预傅粉之郎,岂可滥收庶子?」

吹箫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箫声。
  • 2、1.箫与笛。泛指管乐器。
  • 3、1.箫管竹。
  • 4、1.箫与鼓。泛指乐奏。
  • 5、1.排箫和大管。泛指管乐器。
  • 6、1.管乐器名。笳即胡笳。
  • 7、1.熏笼的别名。
  • 8、1.箫上的洞孔。
  • 9、1.泛指箫笛之类的管乐器。籁﹐箫类的乐器。
  • 10、1.仙侣。
  • 11、1.箫的乐谱。
  • 12、1.古乐名。《箫》﹐舜乐;《勺》﹐周乐。亦谓以《箫》《勺》之乐进行教化。
  • 13、1.舜乐名。 2.泛指美妙的仙乐。
  • 14、1.古代传说中善吹箫的人。汉刘向《列仙传.箫史》:"箫史者,秦穆公时人也。善吹箫,能致孔雀白鹤于庭,穆公有女,字弄玉好之,公遂以女妻焉,日教弄玉作凤鸣。居数年,吹似凤声,凤凰来止其屋,公为作凤台,夫妇止其上,不下数年,一旦皆随凤凰飞去。"后以"箫史"泛指如意郎君。
  • 15、1.即凤台。箫史的吹箫台。
  • 16、1.箫的鸣声。
  • 17、管竹1.一种可以作箫的竹。
  • 18、铙歌1.军乐名。相传黄帝命岐伯所作。
  • 19、韶九成箫韶:虞舜时的乐章;九成:九章。指箫韶音乐奏了九章。
  • 20、心剑态1.犹言幽情侠骨。
  • 21、謼服1.啼号。一说为啼呼服罪。
  • 22、嗃嗃1.严酷貌。
  • 23、嗃唠1.象声词。对家畜之类的呼唤声。
  • 24、熇焚1.犹枯焦。

吹箫的相关查询

吹箫的意思解释、吹箫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