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hónɡ tōnɡ  ]
  • ㄏㄨㄥˊ ㄊㄨㄥ
  • XC CEP

弘通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宽宏通达。

⒉  谓弘扬流通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宽宏通达。

《三国志·魏志·徐邈胡质等传论》:“徐邈 清尚弘通。”
晋 葛洪 《<抱朴子>自叙》:“小子岂敢苟洁区区之懦志,而距弘通之大制。”
《旧唐书·韩愈传》:“愈 性弘通,与人交,荣悴不易。”

⒉  谓弘扬流通。

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传·译经上·竺昙摩罗刹》:“所获《贤劫》、《正法华》、《光赞》等一百六十五部,孜孜所务,唯以弘通为业,终身写译,劳不告勌。”
鲁迅 《三闲集·在钟楼上》:“但有如大乘佛教一般,待到居士也算佛子的时候,往往戒律荡然,不知道是佛教的弘通,还是佛教的败坏?”

弘通(hong tong)同音词

  • 1、闳通[hónɡ tōnɡ ]

    1.犹豁达。

  • 2、烘烔[hōnɡ tónɡ ]

    1.火盛貌。

  • 3、鸿絧[hónɡ tónɡ ]

    1.连续。

  • 4、宏通[hónɡ tōnɡ ]

    1.贯通;博大通彻。 2.谓心胸开阔,通达事理。

  • 5、红铜[hónɡ tónɡ ]

    1.即赤铜。由硫化物或氧化物铜矿石冶炼得来的纯铜,可用以铸钱及制作器物。

  • 6、洪同[hónɡ tónɡ ]

    1.相通。

  • 7、洪统[hónɡ tǒnɡ ]

    1.贵族世系。

弘通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开朗豁达。 2.融通调济。 3.往来通达。
  • 2、①两家通好;世交:两人三世通家,又是少年同窗。 ②姻亲:通家之谊。
  • 3、1.同"通假"。
  • 4、1.犹通商。
  • 5、1.互相借用。 2.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。严格说,与本无其字的假借不同,但习惯上也通称假借。包括同音通假,如借"公"为"功",借"骏"为"峻";双声通假,如借"祝"为"织",借"果"为"敢";叠韵通假,如借"崇"为"终",借"革"为"勒"。古书多用通假字;今简化汉字也常常采用,如借"谷"为"谷",借"吁"为"吁"。
  • 6、1.见"通奸"。
  • 7、1.指未经分隔的大房间。
  • 8、1.往来的书信。
  • 9、1.通书信。
  • 10、1.普遍调查。 2.指索引。
  • 11、1.犹通刺。 2.豁达,不拘礼节。
  • 12、1.犹通览。
  • 13、1.谓豁达而有作为。
  • 14、1.共通的鉴定。
  • 15、1.通晓讲习。
  • 16、1.结交;交往。
  • 17、1.两人同卧而伸脚的方向相反。 2.做内线,传递消息。
  • 18、1.达官,显官。
  • 19、1.交往;结交。 2.互相连接。
  • 20、1.犹通衢。
  • 21、1.谓崇尚节操。
  • 22、1.串通勾结。
  • 23、1.疏通解释。 2.通晓理解。 3.通顺易懂;明白了解。 4.通达颖悟。
  • 24、1.通达耿介,有操守。

弘通的相关查询

弘通的意思解释、弘通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