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hé huǎn  ]
  • ㄏㄜˊ ㄏㄨㄢˇ
  • T XEGC
  • 动词形容词

和缓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平和舒缓,使平和舒缓。

和缓一下气氛。

ease up; relax;

引证解释

⒈  春秋 时 秦国 良医 和 与 缓 的并称。

晋 挚虞 《疾愈赋》:“讲 和 缓 之餘论,寻 越人 之遗方。”
南朝 宋 谢灵运 《山居赋》:“靁 桐 是别, 和 缓 是悉。”
清 潘耒 《河堤》诗:“古方治今病, 和 缓 技亦穷。”
梁启超 《论请愿国会与请愿政府并行》:“如彼久病者,不敢望 和 缓,且望中医。”

⒉  平和舒缓。

宋 巩丰 《后耳目志》:“老子 之文简古, 列子 之文和缓, 庄子 之文豪放。”
明 宋濂 《章公神道碑铭》:“外若和缓,而其临大事,则论议諍辨,不避权势,必折衷於理而后已。”
魏巍 《东方》第三部第十一章:“他的语调虽然和缓,事实上是发出了新的战斗号召。”

⒊  使情势由紧张转为松缓。

范文澜 蔡美彪 等《中国通史》第二编第二章第七节:“﹝皇帝﹞企图用欺骗手段来和缓农民的反抗。”
蒋子龙 《乔厂长上任记》:“童贞 是想借这个机会使 乔光朴 和 郗望北 坐在一块,和缓两人之间的关系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温和舒缓。

《三国演义·第四三回》:「若不待气脉和缓,便投以猛药厚味,欲求安保,诚为难矣。」

平静 缓和

激烈 紧张 剧烈

和缓(he huan)同音词

  • 1、合驩[hé huān ]

    1.见"合欢"。

  • 2、合环[hé huán ]

    1.犹周围。

  • 3、合鬟[hé huán ]

    1.谓挽发而笄。

  • 4、合欢[hé huān ]

    ①(相爱的男女)欢聚。 ②落叶乔木,树皮灰色,羽状复叶,小叶对生,白天对开,夜间合拢。花萼和花瓣黄绿色,花丝粉红色,荚果扁平。木材可以做家具。也叫马缨花。

  • 5、赫焕[hè huàn ]

    1.光华炫耀貌。

  • 6、龢驩[hé huān ]

    1.汉殿名。

和缓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谓延迟报聘。聘,指诸侯之间的互相访问。
  • 2、1.犹徐步。慢行。
  • 3、使冲突缓和:~地带 ㄧ~作用。
  • 4、1.宽束衣带。形容悠闲自在,从容不迫。 2.犹解带。
  • 5、1.缓慢松懈;拖延怠忽。
  • 6、1. [岩石] 缓慢移动、上升、下降或滑动。
  • 7、1.松弛下垂。
  • 8、1.垂耳。 2.古地名。即儋耳。
  • 9、1.宽大舒适的官服。与戎装等紧身衣服相对而言。
  • 10、1.见"缓声歌"。 2.指音调柔缓之歌。详"缓歌慢舞"。
  • 11、①(局势、气氛等)变和缓:紧张的心情慢慢~下来了。 ②使和缓:~空气ㄧ~紧张局势。
  • 12、慢慢,不快:缓缓移动|缓缓流淌|金风缓缓吹|游女长歌缓缓归。
  • 13、1.犹文火。
  • 14、①和缓和急迫:分别轻重~。 ②急迫的事;困难的事:~相助。
  • 15、〈书〉为人求情。
  • 16、1.缓慢的银箭。古时用银箭刻漏记时。 2.去势微弱之箭。
  • 17、1. 逐渐降低(拱形物或拱顶的支架),以使拱形物或拱顶安全达到最终平衡安放状态。
  • 18、①剧烈、紧张的程度有所减轻;缓和:病情~ㄧ展宽马路后,交通阻塞现象有了~。 ②使缓解:~市内交通拥挤状况。
  • 19、1. 使更加柔和、缓和或缓慢。如:他在路边歇了一下,好缓一缓劲儿。
  • 20、1.对死刑犯人暂缓处决。清制,各省死罪人犯,每岁审拟,分为情实﹑缓决﹑可矜﹑可疑诸项,报部。至秋审时由刑部会同九卿详核分拟,请旨裁决。见《清史稿.刑法志三》。
  • 21、1.延缓进军。
  • 22、1.缓慢;和缓。
  • 23、1.缓慢迟钝。
  • 24、1.中医脉象。弛缓松懈之脉。常见于湿邪及脾胃虚弱等症。 2.中医脉象。和缓均匀之脉。此为平人之脉。

和缓的相关查询

和缓的意思解释、和缓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