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chánɡ zōnɡ  ]
  • ㄔㄤˊ ㄗㄨㄥ
  • IPK PFI

常宗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永恒的大宗。嫡长子所传之宗,祖庙永不迁,故称。

⒉  佛教语。耆阇法师所立六宗之一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永恒的大宗。嫡长子所传之宗,祖庙永不迁,故称。参见“大宗”。

《荀子·礼论》:“故王者天太祖,诸侯不敢坏,大夫士有常宗,所以别贵始。”
杨倞 注:“继别子之后,为族人所常宗,百世不迁之大宗也。”
《史记·礼书》:“大夫士有常宗,所以辨贵贱。”

⒉  佛教语。 耆闍法师 所立六宗之一。

常宗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尊敬谦让。
  • 2、1.同族之人。 2.古代官名。掌宗庙﹑谱牒﹑祭祀等。
  • 3、1.推崇;效法。
  • 4、1.宗庙和社稷的合称。 2.借指国家。
  • 5、1.祖先。因其供于宗庙,故称。
  • 6、1.宗法的原则。
  • 7、1.古代宗法制度,庶子称比自己年幼的嫡子为"宗弟"。
  • 8、1.宗族的谱牒。
  • 9、①古代以家族为中心,按血统、嫡庶来区别亲疏、组织社会的法则:宗法制度|今封建废已久,惟世袭者尚可言宗法。 ②学术、艺术上的效法:其诗大率宗法《文选》。
  • 10、1.亦作"宗蕃"。 2.指受天子分封的宗室诸侯。因其拱卫王室,犹如藩篱,故称。
  • 11、1.见"宗藩"。
  • 12、1.原指佛教各宗系特有的风格﹑传统,多用于禅宗。有时也用以泛指道教或文学艺术各流派独有的风格和思想。 2.犹宗尚。
  • 13、1.宗仰敬奉。
  • 14、1.对宋代名将宗泽的敬称。
  • 15、1.宗子之妻。 2.同姓族人之妇。
  • 16、1.宗仰依附。
  • 17、1.见"宗干"。
  • 18、1.犹尊官。 2.犹宗匠,宗师。指文章学术上有重大成就,为众所推崇的人。
  • 19、1.先公。《诗.大雅.思齐》:"惠于宗公,神罔时怨,神罔时恫。"毛传:"宗公,宗神也。"孔颖达疏:"宗公,是宗庙先公。"马瑞辰通释:"宗公即先公也。言其久则曰古公,言其尊则曰宗公。"唐李舒《唐德明兴圣庙乐章.德明酌献》:"清庙奕奕,和乐雍雍。器尊牺象,礼属宗公。"一说为大臣。
  • 20、1.指掌礼﹑乐的职官,如三代的宗伯﹑汉代的太常等。
  • 21、1.贯串其间的主旨。
  • 22、1.宗尚,归依。
  • 23、1.宗族的传统﹑旧则。
  • 24、1.对同族居高位者之称。衮,天子及上公的礼服。

常宗的相关查询

常宗的意思解释、常宗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