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ài sú  ]
  • ㄅㄞˋ ㄙㄨˊ
  • MT WWWK

败俗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败坏风俗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败坏风俗。

汉 冯衍 《显志赋》:“恶丛巧之乱世兮,毒纵横之败俗。”
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文章》:“阮籍 无礼败俗, 嵇康 凌物凶终。”
明 马中锡 《罪言》:“杀人巨盗亦可获福……弑父与君亦无大害,伤教败俗,莫过於此。”

败俗(bai su)同音词

  • 1、白苏[bái sū ]

    又称“荏”。唇形科。一年生草本,植株含芳香油。茎方形。叶对生,卵圆形。秋季开白花。坚果近球形。原产中国,各地都有分布。种子可榨油,用作涂料。

  • 2、白素[bái sù ]

    1.白色。 2.白色的生绢。

  • 3、白宿[bái sù ]

    1.蜻蜓的别名。

  • 4、百宿[bǎi sù ]

    1.犹百日。

  • 5、败诉[bài sù ]

    1.民事诉讼中,当事人的一方得到法院作出的不利于自己的判决。与"胜诉"相对。

败俗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世俗的称誉。
  • 2、1.佛教以因缘解释人事,因称尘世之事为俗缘。
  • 3、1.寺庙中供世俗游客寄宿的房舍院落。
  • 4、1.不高雅的乐声。 2.指不工稳的押韵。 3.鄙俗的情味。
  • 5、1.群众,普通人。
  • 6、1.平庸的君主。
  • 7、1.世俗的饭食。
  • 8、1.为世俗所忌讳。
  • 9、①僧道出家前的家庭:我出家在灵隐寺,今到俗家探亲。 ②世俗之人。与出家人相对而言:你说的都是出家人的话,我俗家与你不同。
  • 10、1.世俗人。驾,车驾,借指人。
  • 11、1.世间。
  • 12、1.世俗的鉴赏。谓浅陋的见识。
  • 13、1.以礼俗相见。 2.一般俗人的见解;浅陋的见识。
  • 14、1.唐代流行的一种寺院讲经形式。多以佛经故事等敷衍为通俗浅显的变文,用说唱形式宣传一般经义。其主讲者称为"俗讲僧"。
  • 15、1.指施于民间的政教。
  • 16、1.时俗的解释。
  • 17、1.凡界,尘世。
  • 18、1.世俗的襟怀。
  • 19、1.平庸熟滥的诗句。
  • 20、1.指不高雅的客人。 2.指尘世间人,与神仙或出家﹑隐逸之人相对。
  • 21、1.尘世。阃,内室,比喻世间,意在谓其狭小。
  • 22、1.平庸而使用过多。
  • 23、古代“世俗之乐”的简称,即与“雅乐”相对而言的各种民间音乐。用于宫廷宴会的俗乐又称“燕乐”。
  • 24、1.世俗事务的牵累。

败俗的相关查询

败俗的意思解释、败俗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