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ái xiàn  ]
  • ㄅㄞˊ ㄒ一ㄢˋ
  • RRR AMQ

白苋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蔬类植物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蔬类植物。

《南史·蔡撙传》:“口不言钱,及在 吴兴,不饮郡井,斋前自种白莧紫茄以为常饵,詔褒其清。”
唐 孙元晏 《蔡撙》诗:“紫茄白莧以为珍,守任清真转更贫。”
五代 丘光庭 《兼明书·周易·苋陆》:“今以莧陆为二物,莧者,白莧也;陆者,商陆也。”
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菜二·苋》﹝集解﹞引 韩保昇 曰:“莧凡六种:赤莧、白莧、人莧、紫莧、五色莧、马莧也。人莧、白莧俱大寒。”

白苋(bai xian)同音词

  • 1、白鹇[bái xián ]

    1.亦作"白鹇"。 2.鸟名。又称银雉。雄鸟的冠及下体纯蓝黑色﹐上体及两翼白色﹐故名。

  • 2、白鲜[bái xiān ]

    1.多年生草本。有浓烈香气。根肉质﹐淡黄白色﹐羽状复叶﹐总状花序顶生﹐花大﹐白色或淡紫色。根皮入药﹐称白鲜皮。性寒﹑味苦﹐主治湿疹﹑疥癣﹑风湿热痹等症。参阅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草二.白鲜》。

  • 3、白闲[bái xián ]

    1.亦作"白间"。 2.弓弩名。 3.窗。

  • 4、百县[bǎi xiàn ]

    1.古指京畿近郊各地。

  • 5、摆线[bǎi xiàn ]

    又称“旋轮线”。一个动圆沿着一条定直线作无滑动的滚动时,圆周上一定点的轨迹。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,设动圆的半径为a,则摆线的参数方程为x=a(φ-sinφ),y=a(1-cosφ)。

  • 6、败陷[bài xiàn ]

    1.犹沦陷。

  • 7、拜献[bài xiàn ]

    1.礼拜献祭。

白苋词语接龙

  • 1、苋科。一年生草本。叶卵圆形或菱形,绿或紫红色。夏季开黄绿色小花。开花时主茎肥大质脆。原产热带亚洲,中国南方广为栽培。嫩茎叶是普通蔬菜。
  • 2、1.同"莞尔"。 2.微笑貌。
  • 3、1.即商陆。多年生草本,春初发苗,叶卵形而大。夏季开红紫或白色小花。入秋结实,实多肉,赤黑色。嫩叶可食,其根有毒,可供药用。
  • 4、瞯摸1.犹估摸。
  • 5、瞯然1.英武貌;自得貌。
  • 6、瞷听1.窃听。
  • 7、瞷隙1.伺机;钻空子。
  • 8、瞷瑕1.窥伺间隙。
  • 9、瞷询1.探问。
  • 10、壏埮1.土地平旷。
  • 11、羬羊1.古代传说中的兽名。
  • 12、俔俔1.怯懦貌。
  • 13、俔天1.《诗.大雅.大明》:"大邦有子,俔天之妹。"意谓大国有一个女儿,好比天上的仙子。本为赞颂文王所聘之女太姒之语,后以"伣天"借指皇后﹑公主。
  • 14、嗛齐1.犹美味。《晏子春秋.谏上五》:"公出舍,损肉撤酒,马不食府粟,狗不食飦肉,辟拂嗛齐,酒徒减赐。"吴则虞集释引王念孙曰:"此所云'嗛齐'者,谓齐和之嗛于口者也。"一说减省所给之禄养。吴则虞集释引于省吾曰:"'辟拂'犹言辅拂,刘师培谓'齐'﹑'资'古通,是也;'辟拂嗛资'与'酒徒减赐'对文,言辅拂损于资给,酒徒减于赏赐也。"
  • 15、嗛嗛1.衔恨貌。
  • 16、嗛呥1.咀嚼貌。
  • 17、嗛然1.不满足貌。
  • 18、嗛让1.谦让。
  • 19、嗛鼠1.即鼸鼠。
  • 20、嗛退1.谦逊退让。
  • 21、嗛小1.谦虚谨慎。
  • 22、嗛羊1.传说中的兽名。
  • 23、嗛约1.谦恭检束。
  • 24、嗛志1.称心,满意。

白苋的相关查询

白苋的意思解释、白苋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