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ái mǔ  ]
  • ㄅㄞˊ ㄇㄨˇ
  • RRR CFG

白牡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古代王侯祭祀用的白色公牛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王侯祭祀用的白色公牛。

《诗·鲁颂·閟宫》:“白牡騂刚,牺尊将将。”
毛 传:“白牡, 周公 牲也。”
《礼记·郊特牲》:“诸侯之宫县,而祭以白牡,击玉磬,朱干设锡,冕而舞《大武》,乘大路,诸侯之僭礼也。”
郑玄 注:“白牡、大路, 殷 天子礼也。”
《公羊传·文公十三年》:“鲁 祭 周公,何以为牲? 周公 用白牡。”
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:“白牡之牲。”
颜师古 注引《礼记·明堂位》:“夏季六月,以禘礼祀 周公 於太庙,牲用白牡。”

白牡(bai mu)同音词

  • 1、白木[bái mù ]

    1.树木名。 2.不加涂饰的木材。

  • 2、白幕[bái mù ]

    1.孝幔。 2.草名。天雄的别名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草六.天雄》。 3.草名。白薇的别名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草二.白薇》。 4.草名。白英的别名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草七.白英》。参见"白英"。

  • 3、百亩[bǎi mǔ ]

    1.亦作"百畮"。 2.一百亩土地。亦泛指广阔之地。

  • 4、百畮[bǎi mǔ ]

    1.见"百亩"。

  • 5、百木[bǎi mù ]

    1.一切树木。

  • 6、拜母[bài mǔ ]

    1.叩拜母亲。 2.拜见好友之母。参见"升堂拜母"。

  • 7、拜墓[bài mù ]

    1.拜扫坟墓。

白牡词语接龙

  • 1、又称“洛阳花”。双子叶植物,芍药科。落叶小灌木。高1~2米。花大而美丽,单生枝端,有黄、白、绿、红、紫、蓝、黑等色。中国传统名花,原产西北地区。根皮入药即传统中药丹皮,能凉血散瘀、镇痛催眠。
  • 2、1.见"牡鞠"。
  • 3、又称“蚝”、“海蛎子”。软体动物,双壳纲,牡蛎科。壳形不规则,一个大而隆起,固着在岩石或其他物体上;一个小而平,盖在上面。肉味鲜美,可供食用或加工成蚝油。壳可药用或烧石灰。中国南北沿海都有分布。
  • 4、1.大麻的雄株。又称枲麻。大麻雌雄异株,雄株不结子,故称。
  • 5、1.中药紫参的别名。 2.中药王孙的别名。一名黄昏。
  • 6、1.雄性和雌性。 2.引申指胜负﹑高低。
  • 7、1.见"牡蒿"。
  • 8、1.疝气病的一种。
  • 9、1.古代炼铜时以水灌铜,其凸起者为牡铜,其凹陷者为牝铜。
  • 10、1.亦作"牡钥"。 2.门闩;锁钥。
  • 11、1.公马。
  • 12、1.门闩自行脱落。古谓内乱之征兆。
  • 13、1.见"牡蛎"。
  • 14、1.榆木名。也称无姑。
  • 15、1.即木桂。桂的一种,与肉桂异。皮薄而味淡,叶似枇杷叶,坚硬有毛及锯齿,色浅黄。花六瓣,色白,心凸起如荔枝,色紫。参阅晋嵇含《南方草木状.桂》﹑唐段成式《酉阳杂俎续集.支植上》﹑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木一.桂》。
  • 16、菊科。多年生草本。叶互生。秋季开花。长于山坡、荒野,广布于中国各地。全草可供药用,有清热作用。民间常以叶代茶。
  • 17、1.植物名。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广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。果实和叶皆可入药。茎干坚劲,古以为刑杖。
  • 18、1.亦作"牡菊"。 2.菊之无子者。
  • 19、丹亭一名《还魂记》。传奇剧本。明代汤显祖作。南安太守杜宝之女丽娘游园时梦中与柳梦梅幽会,醒后怀春而死,葬于花园。三年后,柳梦梅进京赴试,借宿园中,拾得丽娘自画像,深为爱慕,丽娘复生,两人结为夫妇。梦梅向杜宝报讯,反被囚禁。后考试放榜,梦梅得中状元,奉旨与丽娘正式成婚。《春香闹学》、《游园惊梦》等出演出较多。
  • 20、丹头1.旧时妇女的一种发型。
  • 21、丹江市在黑龙江省东南部、牡丹江中游沿岸,牡佳、牡图、滨绥等铁路交会境内。以牡丹江得名。1937年设市。人口756万(1995年)。是黑龙江省东南部重要工业中心,工业有橡胶、机械、木材加工、造纸等。市郊有牡丹峰,风景秀丽。
  • 22、丹花好,终须緑叶扶持1.见"牡丹虽好,还要緑叶扶持"。
  • 23、丹虽好,还要緑叶扶持1.比喻即便个人能干,也需要众人支持。
  • 24、丹虽好,全凭绿叶扶持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,总得有人在旁协助。

白牡的相关查询

白牡的意思解释、白牡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