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ǐ bànɡ  ]
  • 一ˇ ㄅㄤˋ
  • WDS WYU

倚傍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取法;因袭。

⒉  扶持,照顾。

⒊  依靠;依据。

⒋  谓依附,投靠。参见“倚傍门户”。

⒌  旧时女子谓托身,许嫁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取法;因袭。

《晋书·王彪之传》:“是时 温(桓温 )将废 海西公 …… 彪之 既知 温 不臣迹已著,理不可夺,乃谓 温 曰:‘公阿衡皇家,便当倚傍先代耳。’”
唐 元稹 《乐府古题序》:“凡所歌行,率皆即事名篇,无復倚傍。”
梁启超 《近世文明初祖倍根笛卡儿之学说》:“盖自中世以来,学者惟倚傍前人,莫能自出机杼。”

⒉  扶持,照顾。今本《梅尧臣集》作“依傍”。

《鹤林玉露》卷十引 宋 梅尧臣 《汝坟贫女》诗:“汝 坟贫家女,行哭音悽愴。自言有老父,孤独无丁壮。郡吏来何暴,县官不敢抗。督遣勿稽留,龙钟去持杖。勤勤嘱四邻,幸愿相倚傍。”

⒊  依靠;依据。
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:“那王孙公子倚傍着祖宗势要,顶戴着先人积攒下来的钱财,不知稼穡,又无甚事业。”

⒋  谓依附,投靠。参见“倚傍门户”。

谢觉哉 《学会想、问和做》:“先谈‘想’吧!‘想’要有倚傍、有路数,凭空是想不出什么的。”

⒌  旧时女子谓托身,许嫁。

清 李渔 《蜃中楼·双订》:“投胎误,悔落水中央。怕没个才人相倚傍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取法、承袭。

《晋书·卷七六·王廙传》:「公阿衡皇家,便当倚傍先代耳。」

⒉  依靠。

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二〇》:「假如那王孙公子倚傍著祖宗势耀,顶戴著先人积攒下的钱财,不知稼穑,又无甚事业,只图快乐,落得受用。」

倚傍(yi bang)同音词

  • 1、异邦[yì bānɡ ]

    1.亦作"异邦"。 2.外国。

  • 2、疑谤[yí bànɡ ]

    1.猜疑诽谤。

  • 3、翼膀[yì bǎnɡ ]

    1.翅膀。

  • 4、一邦[yì bānɡ ]

    1.古代诸侯的一个封国。亦指一方。

  • 5、一榜[yì bǎnɡ ]

    1.全榜,指科考录取的全部名单。 2.即乙榜。指举人出身。

  • 6、依傍[yī bànɡ ]

    ①依靠:依傍长兄长嫂过日子|无所依傍。 ②参照;模仿:依傍前人,改成新法,非其善也|依傍大篆,或加省约,谓之小篆。

  • 7、贻谤[yí bànɡ ]

    1.招致责难。

  • 8、乙榜[yǐ bǎnɡ ]

    1.即乙科。 2.指举人。

倚傍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倚靠;紧靠。
  • 2、1.从旁观看﹑打量。
  • 3、1.临近天明。
  • 4、1.见"傍邻"。
  • 5、1.谓坠入他途。
  • 6、1.道家以修炼金丹﹑全身保真为正道,余皆为"傍门",不能得正果。亦用指道教方术。 2.指歪门邪道的事。
  • 7、〈方〉临近天明的时候:~,雨停了。
  • 8、1.即鞶囊。用皮革制作的袋子,古时官吏用以盛放印绶。
  • 9、1.古代音韵学术语。与"正纽"相对。谓声母相同﹑韵母相近而声调不一的字。
  • 10、1.盾牌。
  • 11、1.盾牌。 2.以喻推托或掩饰的借口。 3.古代兵营周围扎以木桩,以障敌骑,称傍牌。
  • 12、1.旧时称妾为傍妻。
  • 13、1.偏仄的小路。 2.用指学说的旁绪支流。
  • 14、1.旁系亲属。
  • 15、〈方〉(~儿)临近正午的时候。
  • 16、1.他人的房舍。 2.指邻舍﹑邻居。
  • 17、1.谓交错丛生。 2.佛家语。指畜生。
  • 18、1.博施;广被。
  • 19、1.犹可靠,实在。
  • 20、1.他人的主张;异说。
  • 21、1.四方通达,畅通。 2.谓学问广博通达。
  • 22、1.封建宗法制度,始祖的嫡长子孙为大宗,大宗无后,以旁支入承统系,称傍统。
  • 23、1.广为交接﹑应酬。
  • 24、1.犹当今,现在。

倚傍的相关查询

倚傍的意思解释、倚傍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