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ái pái  ]
  • ㄞˊ ㄆㄞˊ
  • RDFF THGF

捱牌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盾牌的一种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盾牌的一种。

明 茅元仪 《武备志·军资乘·器械》:“捱牌,亦用白杨木为之。每面长五尺,阔一尺五寸,上头比下略小四五分。”

捱牌(ai pai)同音词

  • 1、挨排[āi pái ]

    1.紧密排列;依次排列。

  • 2、挨牌[āi pái ]

    1.即盾牌。

捱牌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见"牌牓"。
  • 2、1.亦作"牌榜"。 2.张贴或书写在板上的说明文字。
  • 3、1.牌赌的一种。
  • 4、1.匾额;招牌。
  • 5、1.旧时地方基层组织"牌"的头领。
  • 6、1.盾牌与斫刀。
  • 7、1.用作仪仗的金牌和大旗。
  • 8、1. 指打牌赌博活动。
  • 9、1.即匾额。
  • 10、又名“牌楼”。一种门架式的建筑物。由立柱、额枋、斗fe4a等构件和屋顶组成。多用木、石、砖、琉璃等材料建造。旧时主要用于宣扬封建礼教,标榜功德,一般建于祠堂、寺庙、陵墓等前面或街道路口。明清两朝特别盛行。现今在节日活动时,也常搭建临时性的牌楼,挂灯结彩,以示庆祝。
  • 11、1.赌徒打牌时的运气。 2.指打牌者的气度。
  • 12、1.商店的招牌和字号。 2.犹标志。
  • 13、1.题有文字的板状标志。如匾额﹑牌号等。
  • 14、1.宋熙宁初﹐王安石改募兵制为保甲﹐置牌以书其户数及姓名。元时兵制设万夫﹑千夫﹑百夫﹐而以牌甲为基层单位。清世祖入关﹐有编制户口牌甲之令。其法﹐州县城乡十户立一牌长﹐十牌立一甲长﹐十甲立一保长。则牌甲又为地方基层组织。见《宋史.兵志六》﹑《元史.兵志一》及《清史稿.食货志一》。
  • 15、国家以挂牌方式公布的价格。中国改革开放以前,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,牌价适用的商品和服务项目较广。有批发牌价、零售牌价、农副产品收购牌价、外汇牌价、饮食服务牌价等。改革开放以后,价格形式多样化,牌价专指国家规定的计划价格,即国家定价,限于少数重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以及运输邮电收费项目。
  • 16、1.金牌。古代官员的一种身分凭证。
  • 17、1.赌具名。为骨牌的一种。
  • 18、1.用牌作赌具的赌博聚会。
  • 19、1.衙门的差役。
  • 20、1.一种装饰性建筑物。有二根或四根并列直柱﹐上有檐额。多建于街市要冲或名胜处。 2.指为庆贺而用竹木等搭建的类似牌楼的临时建筑物。
  • 21、1.古代官吏﹑使节的一种身分凭证﹐其状扁薄如牌。 2.太平天国对战士及城市中全劳动力的称呼。一般指年龄在十五﹑六岁至五﹑六十岁之间的男子。 3.招牌﹐声望。
  • 22、1.旧时官方为某具体目的而填发的固定格式的书面命令﹐差役执行时持为凭证。
  • 23、1.旧时督抚接见僚属﹑听取意见的日期。
  • 24、使1.传示帝王命令的使臣。

捱牌的相关查询

捱牌的意思解释、捱牌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