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zhōnɡ xiàn  ]
  • ㄓㄨㄥ ㄒ一ㄢˋ
  • XTU FMU

终献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古代举行祀典时,有三献之礼,第三次献爵称“终献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举行祀典时,有三献之礼,第三次献爵称“终献”。

《旧唐书·刘祥道传》:“麟德 二年,将有事於 泰山,有司议依旧礼,皆以太常卿为亚献,光禄卿为终献。”
《续资治通鉴·元英宗至治元年》:“丙戌,帝服袞冕,饗太庙,以左丞相 拜珠 亚献,知枢密院事 图哲伯 终献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古代举行祀典时,第三次献爵。

《新唐书·卷一二·礼乐志二》:「终献,献官乃即事,一献而止。」
《宋史·卷九八·礼志一》:「凡亲行大祀,则皇子弟为亚献、终献。」

终献(zhong xian)同音词

  • 1、忠贤[zhōnɡ xián ]

    1.忠诚贤明。 2.忠诚贤明的人。

  • 2、中贤[zhōnɡ xián ]

    1.指一般的贤人。

  • 3、中县[zhōnɡ xiàn ]

    1.指中原。 2.中等规模的县。唐代诸州分上县﹑中县﹑中下县﹑下县诸等。宋诸路所属亦有中县﹑中下县之分。参阅《旧唐书.职官志三》﹑《宋史.地理志》。

  • 4、中线[zhōnɡ xiàn ]

    1.又称中心线。位置居中的线。 2.三角形的一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。 3.把球场划分为两个相等场区的线。

  • 5、中宪[zhōnɡ xiàn ]

    1.唐代中丞的别称。

  • 6、中陷[zhōnɡ xiàn ]

    1.中伤陷害。

  • 7、中羡[zhōnɡ xiàn ]

    1.墓道。

  • 8、众贤[zhònɡ xián ]

    1.众多的贤人。 2.谓使贤才增多。

  • 9、重险[zhònɡ xiǎn ]

    1.重叠的险象。 2.层层险阻的地势。

终献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进入新的一年;岁首正月。
  • 2、1.犹擂台。用来角技﹑比武的高台。
  • 3、1.露出身体。
  • 4、1.见"献可替否"。
  • 5、1.古代负土献神,建庙祈福的一种活动。
  • 6、1.奉承阿谀。
  • 7、1.春秋时楚人卞和得宝玉,先后献给楚厉王﹑武王,都被认为欺诈,被截去双脚。到楚文王即位,和抱玉璞哭于荆山下,楚王使人剖璞加工,果得宝玉。事见《韩非子.和氏》。后因以"献玉"为典,谓向君主或朝廷献才智。
  • 8、1.指进献食物给皇上。
  • 9、1.献酒。
  • 10、1.古称酒席上的主人。
  • 11、1.谓古祭礼中主人向司祭人进酒。 2.进献祝词。
  • 12、1.谓观裸状之罪。 2.呈现某种形态;做出某种姿态。 3.投献的状纸。
  • 13、1.即牺尊。祭祀用的一种酒器。
  • 14、1.《后汉书.朱浮传》:"往时辽东有豕,生子白头,异而献之。行至河东,见群豕皆白,懐惭而还。"后因以"献豕"表示奉献的才能﹑物品等非常平凡,不足称奇。
  • 15、寿1.献礼祝寿。
  • 16、1.进献书籍。多指民间进献佚书。 2.指把自己着的书题献给别人。 3.奉上书札;上书。多指向有地位者陈述意见。
  • 17、1.供奉煮熟的祭品。
  • 18、1.进献意见。语出汉班固《东都赋》:"娄敬度势而献其说,萧公权宜而拓其制。"
  • 19、1.指进献猎获物。
  • 20、1.进劝善之言。
  • 21、1.犹献酒。
  • 22、1.进献;奉上。
  • 23、1.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或生命都献出来。
  • 24、1.祭神。

终献的相关查询

终献的意思解释、终献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