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jiě yǔ  ]
  • ㄐ一ㄝˇ ㄩˇ
  • QEV YGK

解语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会说话。

⒉  领会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会说话。

唐 司空图 《杏花》诗:“解笑亦应兼解语,只应慵语倩鶯声。”
《新五代史·杂传十七·马胤孙》:“孔昭序 解语,是朝廷无解语人也!”
明 刘基 《久别离》诗:“久别离,别时小儿未解语。”
《花月痕》第十五回:“一朵娇花能解语,却又风前憔悴。”

⒉  领会。

《清平山堂话本·五戒禅师私红莲记》:“五戒 听了此言,心中一时解语,面皮红一回,青一回。”

解语(jie yu)同音词

  • 1、解羽[jiě yǔ ]

    1.羽毛脱落。亦指禽鸟死去。

  • 2、解雨[jiě yǔ ]

    1.谓下雨。语出《易.解》:"天地解而雷雨作。"高亨注:"天地解,谓春来之后,天地开通,阴阳交流,气候暖,冰冻释。"

  • 3、解玉[jiě yù ]

    1.谓辞官。《文选.鲍照<升天行>》:"冠霞登彩阁,解玉饮椒庭。"吕向注:"冠霞,谓从仙也。解玉,谓去仕也。"一说,谓服玉屑。参阅清何焯《义门读书记》卷三。

  • 4、解郁[jiě yù ]

    1. 中医指用药物解除心情抑郁引起的胸闷、肋痛等症状。

  • 5、解谕[jiě yù ]

    1.见"解喻"。

  • 6、解喻[jiě yù ]

    1.亦作"解谕"。 2.解释晓喻。

  • 7、劫余[jié yú ]

    1.亦作"劫余"。 2.谓灾难之后。

  • 8、劫狱[jié yù ]

    从监狱里把被拘押的人抢出来。

  • 9、杰语[jié yǔ ]

    1.犹佳句。 2.豪语;壮语。

  • 10、孑余[jié yú ]

    1.剩余,残余。

解语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言谈议论。
  • 2、1.指口头或书面语言所包含的意义。
  • 3、1.说话的口音。 2.读书或说话的声音。
  • 4、1.笑语。 2.鸣叫。 3.句句。
  • 5、1.指太平天国后期特爵诸王嗣君以外各子所出的文告。
  • 6、1.语词的声音和意义的起源。
  • 7、1. 常言道。如:语云:仁者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动吾幼以及人之幼”。——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。
  • 8、1.语言学上指比语族小的语言系属。详"语系"。
  • 9、1.语言的情致。
  • 10、1.语言按语音﹑词汇和语法特征﹑性质的不同而划分的种类。
  • 11、1.即助词。语言中不表示实在意义的虚词。
  • 12、1.语音转变。
  • 13、1.依谱系分类法分出的比语系小比语支大的语言系属。如印欧语系可以分成印度﹑伊朗﹑斯拉夫﹑日耳曼﹑罗马等语族。
  • 14、1.语病。
  • 15、1.话别。
  • 16、1.谈论冰。寓见识为时地所限意。语本《庄子.秋水》﹕"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﹐拘于虚也﹔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﹐笃于时也。"
  • 17、1.话柄﹐谈笑资料。
  • 18、1.措辞的失当。
  • 19、1.谓谈说平常的事物。
  • 20、1.预言。
  • 21、①语言中的词、词组等成分。 ②文言虚字:字之为语词者,则无义可言。
  • 22、1.诉讼之辞。 2.文言虚字。
  • 23、1.交谈之间。 2.说话的层次。
  • 24、1.即语法。 2.典故之一类。指诗文中引用的有出典的语词。相对于"事典"而言。参见"事典"。

解语的相关查询

解语的意思解释、解语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