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hǎi chénɡ  ]
  • ㄏㄞˇ ㄔㄥˊ
  • ITX BIG

海丞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汉代官名。掌海税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汉 代官名。掌海税。

《汉书·平帝纪》:“﹝ 元始 元年﹞置少府海丞、果丞各一人。”
颜师古 注:“海丞,掌海税也。果丞,掌诸果实也。”

海丞(hai cheng)同音词

  • 1、海城[hǎi chénɡ ]

    1.海边之城。

  • 2、海程[hǎi chénɡ ]

    船只在海上航行的路程:再有半天的~,我们就可到达目的地了。

海丞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辅佐的大臣。 2.辅佐的职位。 3.辅佐。
  • 2、簿1.州郡的丞和主簿等佐官。
  • 3、1.清末新官制,于各部尚书﹑侍郎以下设左右丞和左右参议,统称丞参。亦以指辅佐人员。
  • 4、1.指副职。丞﹑倅皆佐贰之官。
  • 5、1.辅助。
  • 6、1.宋代为殿前司属下将校的名称。后亦指衙役。
  • 7、1.唐尚书省的左右丞和六部侍郎的总称。尚书在左右丞之上,也称丞郎。
  • 8、1.丞及史。秦汉时中央和地方官吏的助理官。汉时,丞相有两长史,御史有两丞,合称丞史。太守以下的郡丞﹑长史等佐官,亦总称丞史。
  • 9、1.县丞﹑县尉的合称。
  • 10、1.对尚书左右丞之称。
  • 11、官名。战国时始设,为百官之长。秦代以后,专辅佐皇帝综理国政,但亦有居此位而无实权的。西汉初置相国,后称丞相,西汉末称大司徒,东汉末复称丞相。魏、晋、南北朝间,或称丞相,或称司徒、大丞相、相国等,废置不常。南宋孝宗时,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。元代中书省置左右丞相,是中书省直隶地区的行政长官。行中书省也设丞相或左右丞相。明初设丞相,不久废。
  • 12、1.属官的泛称。
  • 13、1.属官。
  • 14、成科1.既定的法律条文。
  • 15、成圹1.安葬。 2.生前修成的墓穴。
  • 16、成矿1.使[金属]转变为矿石。2.注入或补给矿物使有机物矿化,使其转变为矿物形态。
  • 17、成阔1.阔别。
  • 18、成劳1.成功。
  • 19、成然1.犹俄然。片刻,顷刻。
  • 20、成人1.德才兼备的人。犹完人。 2.成年。 3.造就人。 4.成器,成材。 5.谓妓女初破身。
  • 21、成仁1.成就仁德。后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。
  • 22、成任1.成为一个任职期限。
  • 23、成日1.整天;一天到晩。
  • 24、成丧1.成人的丧礼。 2.谓齐备居丧之礼。

海丞的相关查询

海丞的意思解释、海丞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