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wǔ zì  ]
  • ㄨˇ ㄗˋ
  • GG PB

五字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五个字。多指诗文中五字句。晋·郭颁《魏晋世语》:“司马景王命中书郎虞松作表,再呈不可,意令松更定之,经时竭思不能改,心有忧色……会(钟会)取草视,为定五字。指五言诗。泛指表章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五个字。多指诗文中五字句。

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説五字之文,至於二三万言。”
《南史·陆厥传》:“约 等文皆用宫商……五字之中,音韵悉异,两句之内,角徵不同。”

⒉  晋 郭颁 《魏晋世语》:“司马景王 命中书郎 虞松 作表,再呈不可,意令 松 更定之,经时竭思不能改,心有忧色…… 会 ( 钟会 )取草视,为定五字。 松 悦服,以呈 景王。

景王 曰:‘不当尔耶?’ 松 曰:‘ 钟会 也。’王曰:‘如此可大用,真王佐才也。’”
后因以“五字”指好的表章。 唐 沉佺期 《同韦舍人早朝》诗:“一经传旧德,五字擢英材。”

⒊  泛指表章。

唐 常袞 《谢除知制诰表》:“得以文墨侍於轩墀,五字非工,四年侍罪。”

⒋  指五言诗。

五代 齐己 《秋夕书怀》诗:“平生乐道心常切,五字逢人价合高。”
金 元好问 《论诗》诗之二九:“池塘春草 谢 家春,万古千秋五字新。”
明 王鏊 《震泽长语·文章》:“唐 人用一生心於五字,故能巧夺天工。”

五字(wu zi)同音词

  • 1、污渍[wū zì ]

    1.亦作"污渍"。 2.犹污迹。

  • 2、杌子[wù zǐ ]

    1.小凳子。

  • 3、无赀[wú zī ]

    1.亦作"无资"。 2.无可估价;不可计算。 3.没有钱财。

  • 4、无资[wú zī ]

    1.见"无赀"。

  • 5、无訾[wú zī ]

    1.不可数计。訾,通"赀"。

  • 6、梧子[wú zǐ ]

    1.梧桐的子实。

  • 7、物资[wù zī ]

    1.生产上和生活上所需要的物质资料。

  • 8、五子[wǔ zǐ ]

    1.夏太康昆弟五人。《楚辞.离骚》:"不顾难以图后兮,五子用失乎家巷。"朱熹集注:"五子为太康昆弟五人。"唐韩愈《送孟东野序》:"夏之时,五子以其歌鸣。"一说为太康弟。游国恩《离骚纂义》引王引之曰:"五子,即五观也。"参见"五观"。 2.指宋代的周敦颐﹑程颢﹑程颐﹑张载﹑朱熹。 3.谓甲子﹑丙子﹑戊子﹑庚子﹑壬子。干支相配六十年间有五个子年,故称。 4.树名。

  • 9、吾子[wú zǐ ]

    1.我的儿子。 2.对对方的敬爱之称。一般用于男子之间。

  • 10、五牸[wǔ zì ]

    1.指牛﹑马﹑猪﹑羊﹑驴五种母畜。

五字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文字的含意。
  • 2、1.文墨,指文辞的情调。 2.文字,文化知识。
  • 3、1.音韵学术语。声母的代表字,简称"母"。 2.拼音文字或注音符号的最小书写单位。
  • 4、1.银幕或电视机荧光屏上等处映出的文字。如:片名,制片单位,摄制人员名单关于影片内容的说明,唱词,外语译文以及无声影片中的对白等等。 2.文艺演出时配合放映的文字。其内容与作用大致同于影片或电视上的字幕。
  • 5、1. 活字的分格盘。
  • 6、1.指母马。
  • 7、1.抚治百姓。 2.许配于人。
  • 8、1.生育。
  • 9、1.谓书法的典范。
  • 10、1.写字的笔势﹑笔法。
  • 11、1.以字为单位,解释汉字的形体﹑读音和意义的书,如《说文解字》﹑《玉篇》等。 2.古代指识字课本,如《史籀篇》﹑《仓颉篇》等。
  • 12、1. 中文字或外文词的数目或数量。如:六部中篇小说,字数从一万七千到三万五千。
  • 13、①文字的结构形式。如汉字的字体有篆书、隶书、草书、楷书、行书等。 ②书法的流派或风格特点。如颜体、柳体等。
  • 14、1.写有简短内容的纸条,便条。
  • 15、1.写着简单话语的纸条,多为通知﹑启事之类。
  • 16、1.同"字尾"。 2.抚爱幼辈。
  • 17、1.交尾,动物交配。
  • 18、1.运用队形变化,组成各种字样的舞蹈。
  • 19、1.文字的形体。
  • 20、1.小学,文字学。 2.关于书法的学问。
  • 21、1.诗文中精要关键的字或词。 2.泛指语句中的字或词。
  • 22、1.抚养;养育。
  • 23、1.文字形体的规范;字形。 2.指用在某处的字眼﹑词语。
  • 24、1.字词的意义。

五字的相关查询

五字的意思解释、五字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