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ì yì  ]
  • ㄅ一ˋ 一ˋ
  • XXF AYI

毕弋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毕为捕兽所用之网,弋为射鸟所用的系绳之箭。泛指打猎活动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毕为捕兽所用之网,弋为射鸟所用的系绳之箭。泛指打猎活动。

《诗·齐风·卢令序》:“襄公 好田猎毕弋,而不脩民事,百姓苦之。”
郑玄 笺:“毕,噣也;弋,缴射也。”
《西京杂记》卷六:“广川王 去疾,好聚无赖少年,游猎毕弋无度。”
宋 郭彖 《睽车志》卷一:“支提 长老 善秀,言其乡里有人以田猎毕弋为业者。”
郭沫若 《黄山之歌》:“想是畏人施毕弋,应加保护莫毁摧。”

毕弋(bi yi)同音词

  • 1、逼抑[bī yì ]

    1.逼迫压抑。

  • 2、庇依[bì yī ]

    1.庇护依靠。

  • 3、庇翼[bì yì ]

    1.庇护。

  • 4、鼻夷[bí yí ]

    1.旧指以鼻饮的少数民族。

  • 5、鼻翼[bí yì ]

    鼻尖两旁的部分。统称鼻翅儿。

  • 6、鄙夷[bǐ yí ]

    鄙视:他一心为自己得不到的东西而痛苦着,觉得整个世界都在同他作对,都在冷落他,鄙夷他。

  • 7、鄙异[bǐ yì ]

    1.谓品性粗野怪异。

  • 8、鄙邑[bǐ yì ]

    1.边城。

  • 9、鄙易[bǐ yì ]

    1.鄙薄轻视。

  • 10、鄙意[bǐ yì ]

    谦辞,称自己的意见。

毕弋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射猎博戏。
  • 2、1.射而得禽。 2.泛指擒获。 3.获得。
  • 3、1.猎取飞鸟的箭。缴﹐系在箭上的丝绳。
  • 4、1.射猎;狩猎。
  • 5、1.矢缴和罗网。猎取禽兽的工具。亦指用弋罗捕捉鸟兽。
  • 6、1.见"弋阳腔"。
  • 7、1.用不正当的手段占据。
  • 8、1.获取。
  • 9、1.射鸟。 2.泛指射猎禽兽。
  • 10、1.黑色粗厚的丝织物。弋﹐通"黓"。
  • 11、1.见"弋矰"。
  • 12、1.亦作"弋缯"。 2.系有丝绳的射鸟短矢。
  • 13、阳腔1.亦称"弋腔"。 2.戏曲声腔﹑剧种。大约元末明初起源于江西弋阳一带。特点是台上演员独唱﹐后台众人帮腔﹐只用打击乐器伴奏。由于传播甚广﹐并同各地语言﹑曲调或剧种结合﹐在它的直接﹑间接影响下﹐产生了青阳腔﹑潮剧等不少新的剧种﹐或成为当地戏曲的组成部分﹐对高腔这一声腔系统的形成﹐起了很大的作用。清代以来﹐独立的弋阳腔剧种已趋衰亡。赣剧中尚保留着一些弋阳腔的腔调和剧目。
  • 14、人何篡弋人:射鸟的人;篡:取得。射鸟的人无法取得。旧喻贤者隐处,免落入暴乱者之手。
  • 15、者何篡弋者:射鸟的人;篡:取得。射鸟的人无法取得。比喻贤者隐处,免落入暴乱者之手。
  • 16、叆叆1.云盛貌。 2.引申为浓盛貌。 3.树木茂盛貌。
  • 17、叆靅1.昏暗貌。
  • 18、叆霼1.犹依稀﹐不明貌。
  • 19、賹化1.战国后期齐国所铸的一种环钱。大约在襄王击退燕军复国后开始铸造。以"賹"名钱,示钱之贵重。化,通"货"。继賹化后,齐国还铸賹四化﹑賹六化钱。
  • 20、譺譺1.语言迟钝舒缓貌。
  • 21、拸画1.不拘法度。一说不饰容貌。
  • 22、訑訑1.洋洋自得貌﹐沾沾自喜貌。
  • 23、訑谩1.欺诈。
  • 24、訑尿1.遗尿。訑﹐同"遗"。

毕弋的相关查询

毕弋的意思解释、毕弋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