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xí mào  ]
  • ㄒ一ˊ ㄇㄠˋ
  • OA MHJ

席帽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古帽名。以藤席为骨架,形似毡笠,四缘垂下,可蔽日遮颜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帽名。以藤席为骨架,形似毡笠,四缘垂下,可蔽日遮颜。

晋 崔豹 《古今注·席帽》:“本古之围帽也,男女通服之。以韦之四周,垂丝网之,施以珠翠。丈夫去饰……丈夫藤席为之,骨鞔以繒,乃名席帽。”
唐 皇甫氏 《京都儒士》:“遂於壁下寻,但见席帽,半破在地。”
宋 吴处厚 《青箱杂记》卷二:“盖国初犹袭 唐 风,士子皆曳袍重戴,出则以席帽自随。”
清 钱谦益 《客途有怀吴中故人》诗:“青袍奉母谁知子?席帽趋时自有人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用藤草编织成的帽子。形似毡笠,四缘垂下,可蔽日遮颜。唐、宋时,尚未显贵的读书人都戴这种帽子。

宋·吴处厚《青箱杂记·卷二》:「盖国初犹袭唐风,士子皆曳袍重戴,出则以席帽自随。」
清·陈维崧〈满江红·席帽聊萧〉词:「席帽聊萧,偶经过信陵祠下,正满目荒台败叶,东京客舍。」

席帽(xi mao)同音词

  • 1、息秏[xī mào ]

    1.见"息耗"。

  • 2、溪毛[xī máo ]

    1.溪边野菜。语出《左传.隐公三年》:"苟有明信,涧溪沼沚之毛……可荐于鬼神,可羞于王公。"杜预注:"溪﹐亦涧也。毛﹐草也。"

  • 3、袭冒[xí mào ]

    1.出其不意地进犯。

  • 4、西毛[xī máo ]

    1.古代美人西施﹑毛嫱的并称。

  • 5、熙茂[xī mào ]

    1.谓盛美。

  • 6、洗毛[xǐ máo ]

    1. 从羊毛中洗去油脂和尘土。

  • 7、细毛[xì máo ]

    1.指贵重的毛皮。如狐皮﹑貂皮﹑水獭皮等。

席帽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宋代士大夫的一种服装。
  • 2、1.帽子伸出的前檐,形如舌状,可用来遮挡日光。
  • 3、1.加于帽外的衣饰。
  • 4、1.放帽的器具。多为瓷制,中空,圆柱形。
  • 5、1.见"帽檐"。
  • 6、1.缀在帽前装饰用的翡翠珠玉等物。
  • 7、1.戴在头上保暖﹑防雨﹑遮日光或装饰的用品。 2.指罩或套在器物上方,形状与用途似帽子的东西。 3.指文章开头的引子﹑套语。 4.指所加的罪名或坏名义。
  • 8、1.盈满貌。《淮南子.修务训》:"且夫身正性善,发愤而成仁,帽凭而为义。"高诱注:"帽凭,盈满积思之貌。"一说慷慨貌。
  • 9、1.见"帽裙"。
  • 10、1.亦作"帽帬"。亦作"帽裠"。 2.古代帽沿上下垂的绢帛,用以遮挡风尘。
  • 11、1.见"帽裙"。
  • 12、1. 系于颏的下方或前方的带子。
  • 13、1.即铆钉。因其头形如帽,故名。
  • 14、1.帽的顶端。 2.帽子顶上所缀的结子或珠宝。
  • 15、1.即风帽。
  • 16、1.安在制服帽前正中的徽章。 2.缀在帽上的珠宝类饰物。
  • 17、1.安在帽子前面正中的徽章。
  • 18、1.置于几案上,可照出人头面的镜子。
  • 19、1.没有帽檐帽舌的硬壳帽子,帽顶上一般缀有硬疙瘩。
  • 20、1.盛放帽子用的箱形器物。可防止帽子变形。体积较大。
  • 21、子头1.见"帽子"。
  • 22、儿光1.见"帽儿光光"。
  • 23、儿头1.方言。指大碗中盛得堆尖的白米饭。
  • 24、光光1.见"帽儿光光"。

席帽的相关查询

席帽的意思解释、席帽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