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zhì zhì  ]
  • ㄓˋ ㄓˋ
  • GCF ICK

至治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指安定昌盛、教化大行的政治局面或时世。

⒉  最好的治理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指安定昌盛、教化大行的政治局面或时世。

《书·君陈》:“至治馨香,感于神明;黍稷非馨,明德惟馨。”
《文子·下德》:“欲治之主不世出,可与治之臣不万一,以不世出求不万一,此至治所以千岁不一也。”
元 独乐园主 《咏史》:“汉 朝 文 景 称至治,刑措可比 成 康 前。”

⒉  最好的治理。

《孔子家语·五刑解》:“冉有 问 孔子 曰:‘古者三皇五帝不用五刑,信乎?’ 孔子 曰:‘圣人之设防,贵其不犯也。制五刑而不用,所以为至治也。’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至善至美的政治。

《吕氏春秋·审分览·知度》:「至治之世,其民不好空言虚辞。」
《汉书·卷五八·公孙弘传》:「盖闻上古至治,画衣冠,异章服,而民不犯。」

⒉  元朝英宗的年号(西元1321~1323)​。

至治(zhi zhi)同音词

  • 1、置质[zhì zhì ]

    1.犹委质。谓臣下向君主呈献礼物﹐以示献身。质﹐通"贽"。 2.派遣人质作担保﹐以示信守盟约或臣服。

  • 2、雉贽[zhì zhì ]

    1.亦作"雉雉"。 2.古代士朝见天子或士与士相见时执雉为贽。见《书.舜典》﹑《礼记.曲礼下》﹑《仪礼.士相见礼》及其注疏。后遂指拜访﹑相见时所持赠之礼品。

  • 3、雉雉[zhì zhì ]

    1.杂陈貌。

  • 4、至知[zhì zhī ]

    1.最高的智慧;最有智慧的人。知﹐通"智"。

  • 5、至至[zhì zhì ]

    1.谓达到道的最高境地。

  • 6、指擿[zhǐ zhì ]

    1.用手指抓搔。

  • 7、枝指[zhī zhǐ ]

    1.大拇指旁歧生之指。

  • 8、枝洔[zhī zhǐ ]

    1.河流分支处的小洲。

  • 9、植植[zhí zhí ]

    1.草木丛立貌。

  • 10、植志[zhí zhì ]

    1.立志。

至治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指晏子治理东阿的故事。《晏子春秋.杂上四》:"景公使晏子为东阿宰﹐三年﹐毁闻于国。景公不说﹐召而免之。晏子谢曰:'婴知婴之过矣﹐请复治阿﹐三年而誉必闻于国。'景公不忍﹐复使治阿﹐三年而誉闻于国……景公知晏子贤﹐乃任以国政﹐三年而齐大兴。"后因以"治阿"指吏治有方﹐政绩显着。
  • 2、1.见"治辨"。
  • 3、1.治安保卫的省称。
  • 4、1.准备;备办。
  • 5、1.治国的根本措施。 2.谓处理事务从根本上着手。与"治标"相对。
  • 6、1.为帝王出行清理道路。
  • 7、1.谓掌握机动变化的方法。
  • 8、1.亦作"治辩"。亦作"治办"。 2.谓处理事务合宜。 3.治理。 4.备办。
  • 9、1.见"治辨"。
  • 10、1.谓对出现的问题不从根本上谋求解决,仅对显露在外的枝节问题作应急处理。与"治本"相对。
  • 11、1.古指在秋季进行的练兵仪式。后泛指练兵或治军。 2.出兵作战。
  • 12、1.缉捕治罪。
  • 13、1.谓修整仪态,行步中规矩。
  • 14、1.保管。
  • 15、1.经营产业。
  • 16、1.古代天子诸侯三朝之一。在路门外,司士掌之,为每日视朝之所。 2.政治清明的朝代。
  • 17、1.指综计工作成绩之簿册。
  • 18、1.古代行射仪及祭礼时,射人在天子和诸侯之间传达命令,谓之"治达"。《周礼.夏官.射人》:"﹝射人﹞掌其治达。"郑玄注:"谓诸侯因与王射及助祭而有所治,受而达之于王,王有命,又受而下之。"一说谓当广赅众事,不仅射仪及祭祀而已。参阅清孙诒让《周礼正义》。
  • 19、1.治理国家的方针﹑政策﹑措施等。 2.修筑道路。
  • 20、1.谓管理土地的赋税。
  • 21、1.旧时部属对长官或旅外官吏对原籍长官的自称。
  • 22、1.治国的法典。
  • 23、1.修改润色。
  • 24、1.政治安定。 2.点窜改定。

至治的相关查询

至治的意思解释、至治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