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ì chénɡ  ]
  • 一 ㄔㄥˊ
  • G TUX
  • 数量词

一乘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佛教语。谓引导教化一切众生成佛的唯一方法或途径。古时一车四马谓乘,故凡物之四数皆名一乘。见“一佛乘”。表数量。用于马、车、轿子等。古以方六里为一乘之地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时一车四马谓乘,故凡物之四数皆名一乘。

《管子·乘马》:“一乘者,四马也。”
《仪礼·既夕礼》:“翭矢一乘,骨鏃短卫。”
郑玄 注:“四矢曰乘。”

⒉  表数量。用于马、车、轿子等。

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使 祝鼃 寘戈於车薪以当门,使一乘从 公孟 以出。”
《汉书·马援传》:“赐 援 兵车一乘,朝见位次九卿。”
《新唐书·陆长源传》:“吾祖罢 魏州,有车一乘,而图书半之,吾愧不及先人。”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三回:“河台早把自己新得的一乘八人大轿并自己新作全副执事送来。”
京剧《锁麟囊》第十三场:“那日 春秋亭 中避雨,就是你一乘花轿,还有第二?”

⒊  古以方六里为一乘之地。按,方六里,即六里见方,亦即三十六平方里。

《管子·乘马》:“方六里,一乘之地也;方一里,九夫之田也。”

⒋  佛教语。谓引导教化一切众生成佛的唯一方法或途径。 《法华经》首倡此说。乘,指车乘,比喻能载人到达涅槃境界。我国佛教宗派如 华严宗 等对此还有一些说法。参见“一乘显性教”。

《法华经·方便品》:“十方佛土之中,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,除佛方便説。”
唐 玄奘 《谢敕赉经序启》:“搜扬三藏,尽龙宫之所储;研究一乘,穷 鷲岭 之遗旨。”
唐 白居易 《爱咏诗》:“辞章讽咏成千首,心行归依向一乘。”

一乘(yi cheng)同音词

  • 1、一成[yì chénɡ ]

    1.古谓方十里之地。 2.谓一经成就。 3.一重;一层。 4.谓击一下。 5.一定的规格。 6.初次制成的。 7.谓奏乐一终。

  • 2、一诚[yì chénɡ ]

    1.犹言专诚。

  • 3、一程[yì chénɡ ]

    1.约计的道路里程,犹言一段路。 2.一些日子。

  • 4、议呈[yì chénɡ ]

    1.谓具呈建议。

  • 5、议惩[yì chénɡ ]

    1.谓评议其罪给予惩处。

  • 6、议程[yì chénɡ ]

    1.会议上议案讨论的程序。

  • 7、疑丞[yí chénɡ ]

    1.亦作"疑承"。 2.古官名。供天子咨询的四辅中的二臣。后泛指辅佐大臣。

  • 8、疑承[yí chénɡ ]

    1.见"疑丞"。

  • 9、疑城[yí chénɡ ]

    1.为迷惑敌人而假设的城堡。

  • 10、倚乘[yǐ chénɡ ]

    1.站着乘车。

一乘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古代指战车和军旗。
  • 2、1.乘坐大夫的车子。《左传.闵公二年》:"卫懿公好鹤﹐鹤有乘轩者。"杜预注:"轩﹐大夫车。"后用以指做官。
  • 3、1.同"乘势"。
  • 4、1.乘车。茵,车垫,因以代车。
  • 5、1.登上城墙。谓守卫疆域。
  • 6、1.亦作"乘轝"。亦作"乘轝"。 2.坐车子。
  • 7、1.亦作"乘御"。 2.驱使车马行进。 3.驱使,役使。
  • 8、1.见"乘驭"。
  • 9、1.见"乘舆"。
  • 10、1.趁着月光。
  • 11、1.驾云;驭云。 2.升天,仙去。
  • 12、1.趁着好的时运。
  • 13、1.亦作"乘且"。亦作"乘旦"。 2.骏马名。
  • 14、1.见"乘槎"。
  • 15、1.形容音响相应,余韵不绝。
  • 16、1.谓登城守卫。 2.引申为抵御。
  • 17、1.同"乘鄣"。
  • 18、1.依据正道。
  • 19、1.诊疗马病的一种方法。
  • 20、1.古时骑马护卫车驾的官属。
  • 21、1.骑;坐。
  • 22、1.登上或踏上危险之地,犹言冒险。
  • 23、1.四张熟牛皮。《左传.僖公三十三年》:"﹝秦师﹞及滑﹐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﹐遇之﹐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。"杜预注:"乘﹐四韦。先韦乃入牛。古者将献遗于人﹐必有以先之。"孔颖达疏:"遗人之物﹐必以轻先重后﹐故先韦乃入牛。"后用以比喻先送的薄礼。
  • 24、1.修盖房屋。 2.登上屋顶。

一乘的相关查询

一乘的意思解释、一乘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