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chánɡ wèi  ]
  • ㄔㄤˊ ㄨㄟˋ
  • IPF KFY

尝味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品辨味道。

歧伯尝味草木。

⒉  比喻体验、感受。

把所尝味到的告诉大家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品辨味道。

《孔子家语·五帝德》:“﹝ 黄帝 ﹞播时百穀,尝味草木。”
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序例上》引 寇宗奭 曰:“黄帝 使 岐伯 尝味草木,定《本草经》,造医方,以疗众疾。”

⒉  比喻体验。

叶圣陶 《倪焕之》十四:“锄头、鹤嘴、畚箕等等东西拿在手里,我们的心差不多要飞起来了--我们将亲近长育万物的土地,将尝味淌着汗水劳动的滋味,将看见用自己的力气换来的成绩。”
鄂华 《自由神的命运》:“我不知道我是否能有力量写好这一篇札记,把我所尝味到的这种心灵的震动,带给每一个读它的人。”

尝味(chang wei)同音词

  • 1、肠胃[chánɡ wèi ]

    1.肠与胃。 2.借喻中枢要地﹐犹腹心。

  • 2、常违[chánɡ wéi ]

    1.谓屡背正道。

  • 3、常位[chánɡ wèi ]

    1.固定的位置。 2.谓因功而世有的爵位。

  • 4、长围[chánɡ wéi ]

    1.长堤。 2.环绕一城一地的较长工事﹐用于围攻或防守。

  • 5、长违[chánɡ wéi ]

    1.永别。死的婉辞。

  • 6、厂卫[chǎnɡ wèi ]

    1.明代东厂﹑西厂和锦衣卫的合称。因其同为特务机构,关系密切,故常合称。

  • 7、裳帏[chánɡ wéi ]

    1.见"裳帷"。

  • 8、裳帷[chánɡ wéi ]

    1.亦作"裳帏"。 2.帷裳,即车围子。 3.即帷堂。古行丧礼时设于堂上用以分隔内外的帷幕。

尝味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佛教谓六尘之一。谓饮食之五味能使人起贪欲而污真性,故谓味尘。
  • 2、1.体味道的哲理;体察道理。 2.情味;意味。 3.滋味。 4.气味。
  • 3、1. 辨别味道的能力。
  • 4、1.橄榄的别名。又称馀甘果,以其初苦而终有甘味得名。
  • 5、一种调味品。具有强烈鲜味。有效成分为左旋谷氨酸钠。合理含量不低于80%。淀粉经微生物发酵而成。如添加1%~2%的肌苷酸及鸟苷酸,鲜味可增1~2倍以上,称特鲜味精或强化味精。可用作调味剂,也可供药用。
  • 6、辨别物体味道的感觉。舌面和口腔黏膜上的味蕾是味觉的感受器官。基本味觉有甜、酸、苦、咸四种,其他味觉都由这四种基本味觉混合而成。
  • 7、1.犹胃口。指食欲。 2.比喻对事物的爱好。
  • 8、1.情味和情状。
  • 9、1.犹言用心细览。
  • 10、1.指接受味觉刺激的感受器。分布在舌头的表面,能辨别滋味。
  • 11、1.玩味欣赏。
  • 12、1.即味精。参见"味精"。
  • 13、1.对美味的嗜好。
  • 14、美思1. 即苦艾酒。一种以苦艾等香草加味的白葡萄酒,通常于餐前饮用。
  • 15、1.文字言辞之外的意境﹑情味。
  • 16、之素1.即味精。一种调味品。
  • 17、如鸡肋鸡肋:鸡的肋骨,没有肉,比喻无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弃的东西。比喻事情不做可惜,做起来没有多大好处。
  • 18、如嚼蜡象吃蜡一样,没有一点儿味。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。见“味同嚼蜡”。
  • 19、同嚼蜡象吃蜡一样,没有一点儿味。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。
  • 20、撝诃1.见"撝呵"。
  • 21、撝呵1.亦作"撝诃"。 2.挥斥。引申为卫护。 3.指挥。
  • 22、撝挠1.摇摆﹐颤动。
  • 23、撝披1.犹挥洒。
  • 24、撝谦1.谓施行谦德。泛指谦逊。

尝味的相关查询

尝味的意思解释、尝味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