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jié nì  ]
  • ㄐ一ㄝˊ ㄋ一ˋ
  • YFH UBTP

讦逆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指攻讦和违逆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指攻讦和违逆。

晋 袁宏 《后汉纪·光武纪论》:“人心安乐,乃济其难以悦之,又何不从之有焉?人之情恶侵,则正其分以齐之,又何訐逆之有焉?”

讦逆(jie ni)同音词

  • 1、洁腻[jié nì ]

    1.洁净滑润。

  • 2、孑蜺[jié ní ]

    1.伸颈昂首貌。

  • 3、介倪[jiè ní ]

    1.犹睥睨。侧目而视。《庄子·马蹄》:"夫加之以衡?,齐之以月题,而马知介倪。"陆德明释文引李颐云:"介倪,犹睥睨也。"陈寿昌《南华真经正义》:"'介'独也。马独立而怒视也。"一说,介当为"兀","兀倪"即"阢陧",不安貌。见马其昶《庄子故》。或说介为"兀"宋竖r,"兀"为"杌"省,"倪"借为"輗","杌輗",谓折毁车輗。见陈鼓应《庄子今注今译》引马叙伦说。

  • 4、桀逆[jié nì ]

    1.凶暴忤逆。

  • 5、桀溺[jié nì ]

    1.春秋时隐者。亦泛指隐士。

  • 6、借拟[jiè nǐ ]

    1.谓假如作某种打算。

讦逆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谓事先即猜疑别人存心欺诈。
  • 2、1.犹迎战。
  • 3、1.水流回旋貌。 2.挫折;摧折。 3.预先折算。
  • 4、1.背叛争夺。
  • 5、1.反常的﹑有危险性的病症。
  • 6、1.乱政。 2.指败坏政治。
  • 7、1.预知,逆料。
  • 8、1.犹言违逆旨意。
  • 9、1.叛逆的念头。 2.谓猜测其志向,揣度其原意。
  • 10、1.预作。 2.违背法制。
  • 11、1.悖于治道。
  • 12、1.詈词。称不孝的子女。 2.憎称奸贼的子女。 3.叛逆的族类,叛臣的后裔。
  • 13、1.叛乱者的亲属。
  • 14、情势恶化,也泛指向相反的方向转化:病情的好转和逆转,牵动了每个人的心|形势不可逆转。
  • 15、1.叛逆的情状。
  • 16、忤逆不孝顺的儿子:人之苦痛莫若生逆子|逆子贰臣。
  • 17、1.退走,逃走。
  • 18、1.逆党。
  • 19、1.忤逆父母。
  • 20、1.旧称反叛者的首领。
  • 21、1.亦作"?让"。 2.逆拒。让,通"攘"。
  • 22、1.违背人民。 2.悖理之人。 3.叛逆之人。
  • 23、1.迎面直射。
  • 24、1.叛逆的士绅。

讦逆的相关查询

讦逆的意思解释、讦逆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