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áo tū  ]
  • ㄅㄠˊ ㄊㄨ
  • FQN APWD

雹葖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雹突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见“雹突”。

雹葖(bao tu)同音词

  • 1、雹凸[báo tū ]

    1.暴突﹐隆起突出。

  • 2、雹突[báo tū ]

    1.亦作"雹葖"。 2.即萝卜。

  • 3、暴突[bào tū ]

    鼓起来;突出:青筋~ㄧ气得两眼~。

  • 4、暴徒[bào tú ]

    用强暴手段迫害别人、扰乱社会秩序的坏人。

  • 5、宝图[bǎo tú ]

    1.《初学记》卷三十引《春秋合诚图》:"黄帝坐玄扈洛水上,与大司马容光等临观,凤皇衔图置帝前,帝再拜受图。"宋均注:"玄扈,石室名。"又曰:"尧坐舟中,与太尉舜临观,凤皇负图授尧。图以赤为柙,长三尺,广八寸,黄玉捡,白玉绳,封两端,其章曰'天赤帝符玺'五字。"后以"宝图"称象征天命的图箓。 2.指《河图》。 3.皇位;帝业。 4.唐武则天时伪造的瑞石。

  • 6、保徒[bǎo tú ]

    1.佣工。

  • 7、薄徒[báo tú ]

    1.浅薄无知或浮薄轻佻的人。

雹葖词语接龙

  • 1、图象1.画像;描绘。 2.画成的人物形象;肖像。
  • 2、图像也作“图象”。①画成、摄制、印制或映现的形象:电视机的图像很清晰。 ②物体的形象:眼睛的基本功能是感受光的刺激、识别图像。
  • 3、图写1.图物写貌,绘画。
  • 4、图形1.画像,图绘形象。 2.图样。在纸上或其他平面上表示出来的物体形状。参见"图样"。 3.几何图形的简称。
  • 5、图样1.为制造或建筑作依据而绘制的图形。 2.指绘制图样。 3.地图。
  • 6、图乙1.谓对文章的涂抹勾画。
  • 7、图议1.计议;商讨。 2.图谋,算计。 3.筹划。
  • 8、图载1.谓以图像表达。
  • 9、图赞1.亦作"圆赞"。 2.文体的一种,写在画面或图页上的赞美诗文。
  • 10、图章即“印章”(256页)。
  • 11、图障1.指绘有图画的屏风,软障。
  • 12、图纸1.画了图样的纸;设计图。
  • 13、图志1.附有地图的地志书。如唐李吉甫有《元和郡县图志》﹑清魏源有《海国图志》。
  • 14、图治1.想办法把国家治好。
  • 15、凸显清楚地显出:草地上~出一座花坛|市场规范化的问题日益~出来。
  • 16、凸现清楚地显现:在一排排的校舍中一出图书馆的高楼|经济的高速发展,使不少历史遗留问题一出来。
  • 17、凸缘1. 向外扩张部分。
  • 18、秃笔1.笔尖脱毛而不合用的毛笔。 2.称写作能力不高明。
  • 19、秃臣1.对僧正的贬称。
  • 20、秃疮1.头部皮肤病之一。俗称鬎疬﹑头癣﹑癞头疮。病久易使发脱落形成秃顶。
  • 21、秃的1.突然。
  • 22、秃屌1.对僧人的讥嘲之词。
  • 23、秃丁1.对僧人之讥称。
  • 24、秃顶1.头顶脱发;脱了发的头顶。

雹葖的相关查询

雹葖的意思解释、雹葖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