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ǐ zhōu  ]
  • ㄅ一ˇ ㄓㄡ
  • XX MFK

比周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结党营私。集结;联合。亲近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结党营私。

《管子·立政》:“羣徒比周之説胜,则贤不肖不分。”
《后汉书·朱穆传论》:“朱穆 见比周伤义,偏党毁俗,志抑朋游之私,遂著《絶交》之论。”
宋 王禹偁 《寄状元孙学士何》诗:“久居臺阁多忧畏,欲荐贤才涉比周。”
章炳麟 《代议然否论》:“司法不为元首陪属,其长官与总统敌体……虽总统有罪,得逮治罢黜,所以防比周也。”

⒉  集结;联合。

《韩非子·初见秦》:“天下又比周而军 华 下。”
明 刘若愚 《酌中志·忧危竑议后记》:“且復有 郑妃 与 陈矩 朝夕比周於帝前,以为之主,共举大事,何谓无成?”

⒊  亲近。

《旧唐书·柳泽传》:“或打毬击鼓,比周伎术;或飞鹰奔犬,盘游藪泽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和小人亲近,阿党营私。

《荀子·臣道》:「朋党比周,以环主图私为务。」
《史记·卷六六·伍子胥传》:「以不忠于其君,而外受重贿,与己比周也。」

比周(bi zhou)同音词

  • 1、敝帚[bì zhǒu ]

    1.亦作"敝箒"。 2.破旧的扫帚。喻无用之物。 3.指像对破扫帚一样﹐不予重视。

  • 2、敝箒[bì zhǒu ]

    1.见"敝帚"。

  • 3、弊帚[bì zhǒu ]

    1.破旧的扫帚。喻指极无价值之物。常用为对自己作品的谦称。

  • 4、碧洲[bì zhōu ]

    1.草木葱茏的水中小岛。

  • 5、碧甃[bì zhòu ]

    1.青绿色的井壁。 2.借指井。

  • 6、哔啁[bì zhōu ]

    1.鸟名。

比周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周代贵族祭祀时所戴的皮弁。
  • 2、1.见"周遍"。
  • 3、1.亦作"周徧"。 2.普遍;遍及。 3.周全,全面。
  • 4、1.物理学名词。交流电的变化或电磁波的振荡从一点开始完成一个过程再到这一点,叫一个周波。简称周。
  • 5、1.星名。象征太平昌盛的瑞星。 2.星名。象征灾凶的客星。
  • 6、汉初大臣。沛县(今属江苏)人。秦末从刘邦起义,以军功为将军,封绛侯。吕后时,任太尉。吕后死,他与陈平定计,入北军号召将士拥护刘氏,诛杀企图发动叛乱的诸吕,迎立文帝,任右丞相。
  • 7、1.宽大;弘大。
  • 8、1.遍布。
  • 9、1.亦作"周材"。 2.济世之才。 3.指有济世之才的人。
  • 10、1.见"周才"。
  • 11、1.周密地掩藏。
  • 12、1. 圆、椭圆或其他闭合的曲线的周界长度。
  • 13、1.周代的赋税法。
  • 14、1.即周成王。
  • 15、1.古代天子之城。周围城垣回绕不缺,与"轩城"对称。
  • 16、1.古时的护城河。
  • 17、1.曲折绵延。施,延。 2.乘车马绕行。
  • 18、1.周代的尺度。
  • 19、1.庭除,阶下。
  • 20、1.周室的储君。
  • 21、1.遍传。
  • 22、1.四周边缘。
  • 23、1.通达。
  • 24、1.回环错杂。

比周的相关查询

比周的意思解释、比周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