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fú hǔ  ]
  • ㄈㄨˊ ㄏㄨˇ
  • TWF HWV

符虎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即铜虎符。汉制,朝廷授予郡守铜虎符、竹使符,后因以指州郡长官的职权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即铜虎符。 汉 制,朝廷授予郡守铜虎符、竹使符,后因以指州郡长官的职权。

《文选·陆机<谢平原内史表>》:“猥辱大命,显授符虎。”
李善 注引《汉书·文帝纪》:“初与郡守为铜虎符、竹使符。”

符虎(fu hu)同音词

  • 1、扶护[fú hù ]

    1.扶持卫护;扶持护理。

  • 2、符扈[fú hù ]

    1.桔梗的别名。

  • 3、符蔰[fú hù ]

    1.见"符扈"。

  • 4、府户[fǔ hù ]

    1.军户的一种。指北魏时隶属于军府﹑世代执兵役的人户。

  • 5、伏虎[fú hǔ ]

    ①制服猛虎,比喻战胜恶势力。 ②伏着的老虎。 ③也称“滚轮”。一种体育器械。由两个直径214厘米的圆轮构成。两轮间距65厘米,由六根横杠连接,并有踏板和把手环。可单人或双人做向前和侧向滚动练习。

  • 6、覆护[fù hù ]

    1.保护;庇佑。

  • 7、福祜[fú hù ]

    1.幸福;福气。 2.犹福佑。

  • 8、浮虎[fú hǔ ]

    1.《后汉书.儒林传上.刘昆》:"先是崤黾驿道多虎灾,行旅不通。昆为政三年,仁化大行,虎皆负子度河。"后以"浮虎"作为地方官为政仁德的典故。

  • 9、浮户[fú hù ]

    1.流动而无定籍的户口。

  • 10、辅护[fǔ hù ]

    1.辅佐卫护。

符虎词语接龙

  • 1、形容有气势:小伙子方脸大眼,瞧着挺~。
  • 2、老虎钳 ①。
  • 3、在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山塘街。海拔30多米,山不高却气势雄奇,有“吴中第一名胜”之称。有云岩寺塔(虎丘塔)、剑池(阖闾墓)和二山门、试剑石、真娘墓、千人石等名胜古迹。为苏州游览胜地。
  • 4、1.谓勇猛如虎之战士。周代虎贲氏下有虎士。
  • 5、〈方〉形容健壮:这小伙子膀大腰粗的,长得真~。也作虎实。
  • 6、①贪婪而凶狠地注视:~中原。 ②威严地注视:战士们~着山下的敌人,抑制不住满腔怒火。
  • 7、1.召穆公名虎﹐周宣王时人。因平定淮夷之乱有功﹐王赐给他山川土田﹐召穆公稽首拜谢。《诗.大雅.江汉》有"虎拜稽首﹐天子万年"之语。后因称大臣朝拜天子为虎拜。
  • 8、1.虎的斑纹。亦指有虎纹的骏马。班﹐通"斑"。 2.有彩绘的茶盏。
  • 9、1.龙虎榜的简称。即进士榜。到了清代则专称武科进士榜曰"虎榜"。参见"龙虎榜"。
  • 10、1.喻指残暴之人。 2.比喻勇猛的战士。 3.比喻富有文采。 4.形容怪石。
  • 11、1.即虎贲。
  • 12、古代指勇士;武士。
  • 13、像虎皮斑纹的变化,后多比喻杰出人物行藏变化莫测:大贤虎变愚不测。
  • 14、1.虎。多形容勇猛之士。彪﹐小虎。
  • 15、1.谓文采如虎纹明着。
  • 16、1.卜法之一。
  • 17、①矫健威武的脚步:迈着~,噔噔噔地走上台来。 ②〈书〉形容举止威武,也指称雄于一方:~关中。
  • 18、1.俗传引导猛虎食人的鬼物。多用以比喻助恶为虐的人。
  • 19、1.虎皮制的弓袋。
  • 20、1.比喻勇武之臣。 2.指虎贲氏之官。
  • 21、1.三国魏许褚的别号。因其勇猛而痴愚﹐故有是称。
  • 22、1.虎与龙。比喻勇猛威武。
  • 23、1.虎跃。比喻笔势刚健。
  • 24、1.植物名。常绿灌木﹐高约二尺许。枝叶繁茂﹐茎上密生细刺。叶小﹐卵形﹐质硬。初夏枝梢开淡黄色或白色小花。花瓣四裂﹐花后结小圆实﹐经久不落。可供观赏﹐亦可入药。 2.马的一种颜色。

符虎的相关查询

符虎的意思解释、符虎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