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cǎi zhānɡ  ]
  • ㄘㄞˇ ㄓㄤ
  • ESE UJJ

彩章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彩色涂饰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彩色涂饰。

《文选·何晏<景福殿赋>》:“既穷巧於规摹,何彩章之未殫?尔乃文以朱緑,饰以碧丹。”
吕延济 注:“采章,文饰也。”
彩色图饰。古代多用于车服旌旗之类。 《晋书·刘颂传》:“须车甲器械既具,羣臣乃服綵章;仓廪已实,乃营宫室。”
唐 刘禹锡 《和令狐相公九日对黄白二菊花见怀》:“琮璧交辉映,衣裳杂綵章。”

彩章(cai zhang)同音词

  • 1、彩仗[cǎi zhànɡ ]

    1.彩饰的仪仗。

  • 2、彩杖[cǎi zhànɡ ]

    1.用彩绸装饰的木杖。宋代风俗,立春前一日,开封﹑祥符两县,置土制春牛于府前,是日绝早,府县官员以彩杖鞭打春牛,表示劝农,谓之打春。

  • 3、采章[cǎi zhānɡ ]

    1.彩色花纹。多指有彩纹的旌旗﹑车舆﹑服饰等。 2.借指官吏。 3.喻才华。

  • 4、才章[cái zhānɡ ]

    1.文才,才华。

彩章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具奏章上报。
  • 2、1.根由;依据。
  • 3、1.奏章﹐奏表。 2.标记;象征。 3.犹表彰。
  • 4、1.古代乐舞名。
  • 5、1.见"章蔀"。
  • 6、1.亦作"章部"。 2.我国古历法名词。汉初所传的六种古代历法以十九年为一章﹐四章为一蔀﹐二十蔀为一纪﹐三纪为一元。冬至与月朔同日为章首﹐冬至在年初为蔀首。
  • 7、1.花纹和色采。
  • 8、1.草书的一种。笔画有隶书波磔﹐每字独立﹐不连写。 2.起草奏章。
  • 9、1.显着;广泛流传。
  • 10、各种规章制度:次律令,定章程|《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》。
  • 11、1.复姓。
  • 12、1.古代善舞的人。
  • 13、1.指公文。
  • 14、1.衡量;计算。
  • 15、①指安排诗文全篇章节的方法。包括文章的体裁、结构、承接、转折、剪裁等。但无固定格式,在于作者融贯运用。 ②比喻办事的条理、方法:这次要好好表演,别紧张,以免又乱了章法。
  • 16、1.见"章甫缝掖"。
  • 17、1.见"章甫缝掖"。
  • 18、1.绣有日月﹑星辰等图案的古代礼服。每图为一章﹐天子十二章﹐群臣按品级以九﹑七﹑五﹑三章递降。 2.有识别符号的衣服。
  • 19、1.标志官品等级的彩色绶带等饰物。亦借指官爵。
  • 20、1.礼服上色彩鲜明的黑白花纹。亦指礼服。
  • 21、1.亦作"章父"。 2.商代的一种冠。 3.称儒者之冠。 4.指仕宦。
  • 22、1.鲜明的黑白花纹。
  • 23、1.见"章甫"。
  • 24、1.章水和贡水的并称。亦泛指赣江及其流域。

彩章的相关查询

彩章的意思解释、彩章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