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shǔ zhuānɡ  ]
  • ㄕㄨˇ ㄓㄨㄤ
  • LQJ OF

蜀庄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指汉蜀郡庄遵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指 汉 蜀郡 庄遵。

汉 扬雄 《法言·问明》:“蜀庄 沉冥, 蜀庄 之才之珍也。不作苟见,不治苟得,久幽而不改其操,虽 隋 和 何以加诸。”
李轨 注:“蜀庄,蜀 人姓 庄,名 遵,字 君平。沉冥,犹玄寂,氓然无迹之貌。”
清 顾炎武 《孙徵君以孟冬葬于夏峰时侨寓太原不获执绋》诗:“常思依 蜀庄,有怀追 楚龚。”

蜀庄(shu zhuang)同音词

  • 1、书状[shū zhuànɡ ]

    1.信札。

  • 2、树桩[shù zhuānɡ ]

    1.树木砍伐或死亡后残留在地上直立的一段。

  • 3、束装[shù zhuānɡ ]

    1.收拾行装。

  • 4、熟状[shú zhuànɡ ]

    1.唐宋文书制度,有关军国大事,由三省议定,面奏,获旨。关于任免平常事项,以书面奏请,称为熟状。获可即下中书撰命,门下审读,然后由尚书奏行。

  • 5、殊状[shū zhuànɡ ]

    1.谓形状不同。 2.谓情况不同。

  • 6、梳妆[shū zhuānɡ ]

    梳洗打扮:晨起梳妆毕|对镜巧梳妆。

蜀庄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旧时官僚﹑地主在农村的高大住宅。
  • 2、1.旧时钱庄发给客户作为凭证的折子,犹现在银行的存折,帐户内存款不足时,也可以透支一定限额的款项。
  • 3、1.装饰;梳妆。
  • 4、严肃稳重;不随便,不轻浮:举止庄重。
  • 5、1.正直貌;严正貌。
  • 6、(垦前369-前286)战国时哲学家。名周,宋国蒙(今属河南)人。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,是道家的主要代表,后人将老子与他合称为“老庄”。认识到事物都在变动中,但忽视了事物性质的稳定和差别,成为相对主义。他的哲学思想达到了很高的思维水平,对后世影响很大。文章想像丰富,富有表现力。著作有《庄子》。
  • 7、1.佃农。
  • 8、1.端庄诚实;庄严虔诚。
  • 9、1.端庄谨慎;端庄谨严。
  • 10、1.《庄子.逍遥游》:"惠子谓庄子曰:'吾有大树,人谓之樗。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,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,立之涂,匠者不顾。今子之言,大而无用,众所同去也。'"后因以"庄樗"喻无用之材。
  • 11、椿1.祝人长寿之词。语本《庄子.逍遥游》:"上古有大椿者,以八千岁为春,八千岁为秋。"
  • 12、1.正言直论。与轻浮﹑戏谑之语相反。
  • 13、1.庄田。
  • 14、1.同"庄周梦"。
  • 15、1.战国时庄周之妻死,惠子吊之,庄周方箕踞鼓盆而歌。惠子诘之。庄周以为人之生死,是自然之变化,明乎此,则无须为之而悲伤。见《庄子.至乐》。后用为典实。
  • 16、1.《庄子.外物》:"庄周家贫,故往贷粟于监河侯。监河侯曰:'诺。我将得邑金,将贷子三百金,可乎?'庄周忿然作色曰:'周昨来,有中道而呼者,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。周问之曰:鲋鱼来,子何为者邪?对曰:我东海之波臣也。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周曰:诺。我且南游吴越之王,激西江之水而迎子,可乎?鲋鱼忿然作色曰:吾失我常与,我无所处。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,君乃言此,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!'"鲋,鲫鱼。后以"庄鲋"比喻处于困境﹑急待援助的人。
  • 17、1.佃户。亦指农民。
  • 18、1.庄稼人;农家。 2.赌博或某些牌戏中每一局的主持人。 3.庄稼。
  • 19、1.农作物(多指地里的粮食作物)。 2.指庄稼活。
  • 20、1.庄严恭敬。
  • 21、1.端庄淑静;庄重雅静。
  • 22、1.见"庄窠"。
  • 23、1.亦作"庄科"。 2.庄园;田产。
  • 24、1.旧时庄田中佃农和雇农的通称。庄客除耕种外,还要服其他劳役,并负保卫田庄的责任,受庄主和庄头的双重压榨。 2.旧中国公司﹑商店﹑工厂派往外埠采购或推销商品的人员。

蜀庄的相关查询

蜀庄的意思解释、蜀庄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