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chán nà  ]
  • ㄔㄢˊ ㄋㄚˋ
  • PYUF PUMW

禅衲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僧衣。

⒉  以指僧人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僧衣。

宋 曾慥 《类说·衡山老虎》:“食讫,即脱班衣而衣禪衲,熟视,乃老僧也。”

⒉  以指僧人。

明 袁宗道 《巡抚福建右副都御史傅野司公墓志铭》:“公为太常时,常与同里一禪衲谈衲。”

禅衲(chan na)同音词

  • 1、禅那[chán nà ]

    1.佛教用语。梵语Dhy?na的音译。简称为禅,六度之一。义译为思维修,静虑(即禅定)。

禅衲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一种斜襟的夹袄或棉袄。
  • 2、1.补缀过的被子。 2.宋杨亿写作时,喜以纸片摘录故事,而后缀缉成文,谓之"衲被"。
  • 3、1.绣织上花纹的绸缎。
  • 4、1.古代的一种锦。常用以装裱书面。
  • 5、1.僧人。
  • 6、1.濡湿貌。衲,通"纳"。语本汉刘向《九叹.逢纷》:"衣纳纳而掩露。"
  • 7、1.用碎布料缝缀的袍服。 2.指缝补过的旧衣。
  • 8、1.僧人的衣裳。宋苏轼有《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二首》。
  • 9、1.和尚,僧人。
  • 10、1.宋代武士所穿的一种衫子。 2.僧衣。
  • 11、1.指僧侣。
  • 12、1.补缀过的衣服。指破旧的衣服。
  • 13、1.僧人,僧众。
  • 14、线1.缝缀用的线。
  • 15、1.指佛经。
  • 16、1.僧衣。 2.代称僧人。 3.道袍。 4.补缀过的衣服。泛指破旧衣服。
  • 17、1.僧人。
  • 18、纳陛1.古代帝王赐给有殊勋的诸侯或大臣的"九锡"之一。凿殿基为登升的陛级,纳之于檐下,不使尊者露而升,故名。《韩诗外传》卷八:"诸侯之有德,天子锡之,一锡车马……五锡纳陛。"《汉书.王莽传上》:"朱户﹑纳陛。"颜师古注引孟康曰:"纳,内也,谓凿殿基际为陛,不使露也。"一说,纳陛为致于殿两阶之间,便于上殿。见《文选.潘勖<册魏公九锡文>》"是用锡君纳陛以登"李周翰注。后代亦以为对大臣的优遇。
  • 19、纳钵1.亦作"纳宝"。 2.契丹语译音。相当于汉语的"行在"。辽﹑金﹑元时国君的行营。
  • 20、纳布1.粗布名。纳,通"衲"。
  • 21、纳步1.犹留步。
  • 22、纳财1.谓所食之米。 2.谓接受钱财。
  • 23、纳采古代定亲时男方送聘礼给女方:下达纳采,用雁。
  • 24、纳宠1.纳妾。

禅衲的相关查询

禅衲的意思解释、禅衲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