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ù zhuànɡ  ]
  • ㄅㄨˋ ㄓㄨㄤˋ
  • TIS UDY

簿状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记载官吏身份、资历的簿册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记载官吏身份、资历的簿册。

《南史·王僧孺传》:“始 晋 太元 中,员外散骑侍郎 平阳 贾弼 篤好簿状,乃广集众家,大搜羣族,所撰十八州一百一十六郡,合七百一十二卷。”
明 丘濬 《<大学衍义>补·备规制·图籍之储》:“后世封建之制废,仕者无世官,无分地,然 魏 晋 以来,官有簿状,家有谱系,官之选举,必繇於簿状,家之婚姻,必繇於谱系。”
明 李东阳 《乐平乔氏族谱序》:“今簿状之见於官者,应试有卷,中式有録。”

簿状(bu zhuang)同音词

  • 1、捕壮[bǔ zhuànɡ ]

    1.即捕役。

  • 2、不庄[bù zhuānɡ ]

    1.不恭敬。 2.旧时书信结尾处的谦词,犹言不恭。

簿状词语接龙

  • 1、①情况;状况:心理状态不佳|处于瘫痪状态。 ②物质系统所处的状况,对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,可用不同的一组物理量来描述相应物质系统的状态。如质点作机械运动时,可用质点的位置、动量等来描述其机械运动状态;由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组成的系统,可用温度、压强、体积等来描述其热学状态。状态也指物质的各种聚集态,如固态、液态、气态等。
  • 2、1.即状元。 2.诉讼原告人。
  • 3、1.描绘事物。
  • 4、1.描绘。
  • 5、1.犹状式。
  • 6、动词、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的状态、方式、时间、处所或性状的程度等的修饰成分。如在“山很高”、“爽快地答应了”、“晚上看电视”、“在学校读书”中,“很”、“爽快地”、“晚上”、“在学校”即是状语。
  • 7、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一名。比喻一定范围内成绩最好的:状元及第|高考状元|行行出状元。
  • 8、1.具状招认。
  • 9、1.印有规定格式供写诉状用的纸。 2.诉状。
  • 10、1.诉讼的呈文。
  • 11、1.即副词。
  • 12、1.即状子。
  • 13、1.呈报的公文。 2.诉讼的呈文。
  • 14、1.状子。
  • 15、1.状牒的副本。
  • 16、1.递状控告。
  • 17、1.犹缘故。
  • 18、1.情况,状态。 2.指症状﹐症候。
  • 19、1.行迹;事迹。
  • 20、1.供词。
  • 21、情形,呈现出来的样子:生活状况。
  • 22、1.形似。 2.形状和种类。
  • 23、1.行状之大略。
  • 24、1.见"状貌"。

簿状的相关查询

簿状的意思解释、簿状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