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qiān mù  ]
  • ㄑ一ㄢ ㄇㄨˋ
  • YUV CTY

谦牧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《易·谦》:“谦谦君子,卑以自牧也。”后以“谦牧”指谦逊自处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后以“谦牧”指谦逊自处。

《易·谦》:“谦谦君子,卑以自牧也。”
宋 洪适 《答谢将仕投贽状》:“辱谦牧以光临,賁牋函而下问。”
清 章学诚 《文史通义·原道中》:“子 所雅言,《诗》《书》执礼,所谓明先王之道以导之也,非夫子推尊先王,意存谦牧而不自作也。”
徐特立 《国文教授之研究》第三章:“君子心存谦牧,不为溢美、溢恶之言,而有回护原情,自责商量等口吻。”

谦牧(qian mu)同音词

  • 1、迁墓[qiān mù ]

    1.迁移坟墓。

  • 2、前母[qián mǔ ]

    1.继室所生的子女对父亲前妻的称呼。

  • 3、铅母[qiān mǔ ]

    1.指银。

  • 4、铅幕[qiān mù ]

    1.比喻重而厚的隔绝。

  • 5、牵目[qiān mù ]

    1.犹言引人注目。

  • 6、千亩[qiān mǔ ]

    1.春秋时地名,在今山西介休县南。《左传.桓公二年》:"其弟以千亩之战生,命之曰成师。"杜预注:"西河介休县南有地名千亩。"《国语.周语上》:"三十九年,战于千亩,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。"一说千亩之地有二:一为周地,见《国语.周语上》;一为地,见《史记.晋世家》。参阅清齐召南《春秋左氏传注疏考证》。

  • 7、阡亩[qiān mǔ ]

    1.田垄﹐田地。

  • 8、愆目[qiān mù ]

    1.犯罪的条款。

  • 9、钱幕[qián mù ]

    1.钱镘。钱币的背面。

  • 10、潜目[qián mù ]

    1.犹偷看。

谦牧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牧草。 2.牲畜。
  • 2、1.州郡长官的副职。
  • 3、1.供牲畜通行的道路。
  • 4、1.苏武牧羊的典故。汉苏武出使匈奴,单于胁迫他投降,苏武不屈服。后来把他流放到"北海上无人处,使牧羝(公羊),羝乳乃得归"。羝根本不会产乳,以此来断绝他回汉的希望。苏武在匈奴坚持了十九年,"及归,须发皆白"。见《汉书.苏武传》。
  • 5、1.牧童或牧民所吹的笛子。亦借指牧笛声。
  • 6、1.牧放牲畜的地方。
  • 7、1.旧时官府牧场的差役。
  • 8、1.牧牛,放牛。 2.见"牧犊子"。
  • 9、1.牧童。
  • 10、1.把牲畜放到草地里吃草和活动。
  • 11、1.古代管理民事的地方官。 2.牧放牲畜的人。
  • 12、1.牧场长官的副职。
  • 13、1.牧童﹑牧人唱的歌谣。 2.泛指田园生活。
  • 14、1.为牧主雇用的放牧人;牧场工人。
  • 15、1.夏桀的王宫。一说为汤的祖庙。 2.指人的肾脏。
  • 16、1.牧区中以畜牧为业的家庭。
  • 17、1.州牧。 2.隋唐掌牧地的官署。
  • 18、1.旧时称地方长官。
  • 19、1.牧放马匹。 2.古代作战多用战马﹐故常以"牧马"指驻防﹑戍边或胡骑南侵。 3.放牧的马。 4.引申指胡骑或征骑。
  • 20、1.草名。可解毒。又地名和山名。因产此草而得名。
  • 21、1.治民。 2.指治民的官。 3.牧区中以畜牧为主要职业的人。
  • 22、1.对放牧者的蔑称。 2.从事放牧的奴隶。
  • 23、1.借指北方少数民族的军队。
  • 24、利用广大天然草原并主要采取放牧方式经营畜牧业的地区。以饲养草食性牲畜为主,是商品牲畜、役畜和种畜的生产基地。中国牧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、青海、新疆、西藏、宁夏,以及甘肃和四川西部地区。

谦牧的相关查询

谦牧的意思解释、谦牧的拼音怎么读?